感恩怀念艾明之先生

2025-03-13    作者:曹正文(米 舒)(高级编辑、专栏作家)

  艾明之是我少年时的文学偶像!我买的第一本当代小说书,是他写的《浮沉》。他的短篇小说集《阳光下》有两篇文章《妻子》与《群众丙》,被我视为写作范文。

  1966年8月我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里都是批判赵丹、艾明之的大字报,名字都画了“✕✕✕”,因北京刚传来老舍自杀的消息,我看了很担心。我写了一封信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劝慰艾明之先生:您千万不能轻生,要顶过这一关,您的作品肯定会得到公正的历史评价。1981年我考入《新民晚报》社当记者,有机会跟艾明之先生联系,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他说起在“文革”期间,收到过我这样一封信,给了他生活勇气,我听了很激动。

  后来我执编副刊“夜光杯”,1986年创办“读书乐”专刊,我请艾先生写“名家谈书”。艾明之写了一篇《书之忆》,写他年轻时读书生活,收入我主编的《百位名家谈读书》。

  我到淮海中路他的寓所采访过两次。艾明之跟我谈了很多三四十年代他怎么生活的。我把自己出版的八本书请他指教,他读后笑着鼓励我。1988年由他和北京作协主席刘绍棠联名当介绍人,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至今,我都特别感谢艾明之先生当年对我的培养和鼓励。

  艾明之在上海作家中有突出贡献。写资本家和工人生活的小说,一部是茅盾的《子夜》,一部是羽山和徐昌霖的《东风化雨》,还有一部就是他的《火种》。前两部以资本家为主角,但他把工人柳金松作为《火种》的第一主角来写,很不容易,颇显功力。艾明之先生的作品永远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