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艺术家樊星涛

2025-02-20    作者:李永明

02131.jpg

  微雕,顾名思义,毫厘大小甚至发丝之上,雕刻出大至山岳江海,小至市井人物、亭台楼榭、树木花草、诗词文章。但凡见过樊星涛先生的微雕作品,无不为之震撼,如《清明上河图》被他雕刻在长13.5厘米、宽0.65厘米的老象牙骨片上,为原作的1/1578,680多位人物神态逼真,表情丰富,100多个楼台殿阁、200多株树木,众多车船、驴马及市井商铺一应俱全,惟妙惟肖、精美绝伦。其中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虹桥景观”,占整个作品米粒大小的地方,竟刻出近百人、七匹驴马、八个商铺。整个作品被誉为最小的“清明上河图”。据称,创作花费了他一年多的心血。

  樊星涛的另一件作品,在长7厘米、宽0.6厘米的骨片上,雕刻《王羲之十七帖》草书1118个字,刀刀入骨、字字遒劲,被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永久收藏。英国吉尼斯总部还陈列着他的《千岩竞秀》微雕作品。

  名列上海细刻代表性传承人的樊星涛的微雕微刻作品,被我国外交部定为国家领导人出访的礼品,曾赠给美国总统、日本首相以及国际奥委会主席等。他的《赤壁图》(山水画)、《苏轼·前后赤壁赋》(行书)(上图)入选我国首套微刻邮票。

  出身书香门第,曾受业于博士生导师、书法大家欧阳中石先生的樊星涛,其书法、篆刻作品在全国美展中曾多次获奖。师从微刻艺术家陈荫山先生后,他严遵师训,每日晨起锻炼手抓石、提石、碎石的手指功力,午间“打坐”,并像纪昌学箭一样练眼力,夙兴夜寐或焚膏继晷,整整八年从不间断。天道酬勤,终成大器正果。

  我与樊星涛曾有四年多同窗之交,在校时关系甚笃。工作后,我俩虽不在同一城市工作生活,然时鱼雁相通。十多年前,他知我平日喜爱杯中之物,赠我一微雕作品:在米粒大小的骨片上,一亭榭中两人高举酒杯,亭下碧波荡漾,亭旁柳枝摇曳,远处青山隐绰。左刻有“酒逢知己千杯少  星涛”九字,下方有印章一枚,精美灵动,让人爱不释手,遐想无限。

  岁近杖朝,年将耄耋,樊星涛仍刻苦钻研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的书法,以及年少时深爱过的声乐,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君子不器,壮志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