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蛇年春节后,农民工纷纷返沪,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和我们的身边。这使我想起了一些歌颂农民工的原创歌曲。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神州大地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巨变。于是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大城市,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打工潮。打工族也开始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打拼生活。
热火朝天的打工生活是肥沃的土壤,它必然会滋生出美丽的艺术之花。如电影《打工妹》的主题曲《我不想说》:“我不想说我很亲切/我不想说我很纯洁/可是我不能拒绝心中的感觉/看看可爱的天/摸摸真实的脸/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年轻的女歌手杨钰莹用稚嫩而甜美的天籁之音,唱出了90年代几位打工妹在陌生的珠三角的奋斗、成长、情感纠葛,以及对梦想的追求。该曲获得1992年全国十大影视歌曲“最佳歌曲奖”。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卡拉OK厅里,《我不想说》的歌声此起彼伏。
几年以后,从湖南乡下到广东打拼的男青年陈星走进了音乐圈。不久他发行了一张个人专辑《流浪歌》,其中有《望故乡》《离家的孩子》《思乡酒》《同船过渡》《北漂》等歌曲。最感人的是一首《新打工谣》,那抒情的歌词、忧伤的旋律,唱得人心疼:“风吹雨打呀不停留/长长路上我默默地走/多少冬夏与春秋/面对车流和高楼/茫茫人海/去呀去寻找/想要的幸福真难求……”这首歌唱出了农民工的艰难困苦,也激发了我们广大市民对他们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有一次,我听到小区里的一个年轻保安在哼一首名为《打工人》的歌。回家后,我在电脑里找到了这首歌:“汗水伴着钢筋水泥/铁骨男儿打工兄弟/多少忧愁放在心底/幸福大道一路欣喜/打工人打工去吧/滴滴汗水挥洒/人人夸……”这几句歌词真有点像鲁迅用“杭育杭育”来形容的满怀激情的劳动号子。这些简朴的语言直白地抒写了打工人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自豪感。
这几年,唱农民工的歌越来越多,《累了也想喝点酒》《一首想家的歌》《人生没有回头路》《追光的人》……听听歌名,你就会联想到艰辛、磨难、痛苦、拼搏、坚韧这些饱含浓郁深情的词语。
今年春节,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个很特殊的节目“天府情缘·欢喜过年”,播的是四川农民工春晚,这已经是第五届了。主持人说,四川是农民工大省,每年约有2600万农民工参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我听到了著名歌唱家刘和刚的得奖“神曲”——《儿行千里》:“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多吃几口/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如今要到了离开家的时候/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的路啊/我还一步没走/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流/妈妈眼里流……”刘和刚用他委婉悠扬而又饱满圆润的歌声唱出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唱出了打工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