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开大学日前发布的讣告,叶嘉莹先生于2024年11月24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我天生就是一个教书的”
“叶嘉莹”这个名字前,常会被冠以各种称谓,“古典文学研究泰斗” “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风雅的先生、诗词的女儿” “诗的心灵”,等等。但她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
从1945年大学毕业开始,她就一直不间断地在教书,以一方讲台,传授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从教近80载,百岁高龄时,仍在亲自指导博士研究生。92岁时,还全程站着为南开大学新生讲了两小时的“词”。从教一生,她永远站着讲课。
叶嘉莹亲自教授的对象,自幼儿、小学生、初高中生、大学生直至博士、博士后,可谓世所罕见。其开坛设帐之地,则遍及北美、欧洲、新加坡以及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门下学生遍布世界各地。
她说:“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
不仅教书时间长,她还常常同时教好几所学校。早年在北平时,她就曾同时执教三所中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台湾大学任教,又兼任淡江大学及辅仁大学的教职,而且是诗、词、曲都教。同时,还在台湾广播电台和教育电视台讲授大学国文和古典诗词。白先勇依然清楚记得叶先生在课堂上诵读诗篇、出口成章的风范。他当时是台大外文系的学生,和几个同学常常逃课去听叶嘉莹的诗选课。他说:“叶先生是引导我进入中国古典诗词殿堂的人。”
1979年初春,叶嘉莹初回南开大学授课,盛况空前。能容纳300人的阶梯教室,满满当当,台阶上、窗户上都坐着学生,她自己得从教室门口曲曲折折地绕,才能走上讲台。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学生听到不肯下课。
此后,她像候鸟一样,每年都利用假期从加拿大回国讲学,自付旅费,不要报酬,教学足迹遍布国内数十所大学。80多岁时,还独自拖着行李往返于大洋两岸。如此奔波30多年后,直到2013年,89岁高龄的她决定不再继续跨洋奔波。两年后,正式定居于南开园。
早在1966年,叶嘉莹就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任访问学者,在密西根州立大学客座讲学。1969年,她移居温哥华,成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是加拿大有史以来唯一一位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院士。
“恰恰是古诗词救了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句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像是叶嘉莹的人生写照。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平察院胡同一个蒙古族的官宦之家,祖父是进士。三四岁时,她就跟着北大英文系毕业的父亲识字,又跟着旧学修养深厚的大伯学习古诗词。1941年,17岁的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家难却紧随其后。因其父在国民政府航空署从事翻译工作,抗战爆发后西迁,多年音信全无。其母身患重病去天津治疗,术后感染,殒命于返京的列车上。悲痛欲绝的叶嘉莹写下八首《哭母诗》。次年,父亲托人辗转寄来一封写给妻子的家书,叶嘉莹“开缄长跪读”“对书长叹息,泪陨珠千斛”。
国破,母亡,父亲远隔。可以说,是诗词大师顾随先生的古典诗词课救了她。顾随授课,“一片神行”,旁征博引,兴会淋漓。叶嘉莹回忆自己当时就像一只困在黑屋子里的飞蝇,忽然间门窗被打开了,一下子飞到外边,“得以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因有家学底蕴,且生性好学,她的诗词才学也深得顾随赏识,师生很快成了诗词知己。受顾随影响,叶嘉莹在诗歌内外都多了担荷苦难的勇气,并从此与中国古典诗词结下终身因缘。
1948年3月,叶嘉莹与赵钟荪结婚,年底随其渡海赴台。等待她的,却是困顿和艰辛。“白色恐怖”时期,两人先后被捕入狱。叶嘉莹因为带着吃奶的孩子,很快获释,但失去了教职和宿舍,生活陷于无着。“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她此时的诗句,尽透处境和心境的艰辛。
三年后,丈夫出狱,性情大变,无休止的苛责,动辄暴怒。叶嘉莹上有高龄老父、下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女儿,丈夫无业,一大家子要靠她养活。她受的是旧式教育,遵从旧式道德,沉默着忍受,深陷辛劳、愁闷和苦痛。
全家定居加拿大后,本以为苦难过尽,没想到又遭遇了更大的一场打击。1976年,52岁的叶嘉莹接到了大女儿夫妇双双遭遇车祸罹难的噩耗。白发人送黑发人,她一路哭着飞去多伦多料理后事,又一路哭着飞回温哥华。锥心之痛,她关起门流泪,陆续写了十首《哭女诗》。再度走出家门去工作,见到熟人,只“眼圈一红”,什么都不说。
叶嘉莹的好友、同事刘秉松对她能够把自己退到那样一个位置,能够用相同的态度去接受一切,去“轻而化之”,感到不可思议。思来想去,认为“恰恰是古诗词救了她。古诗词给予她生命的精华,让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那么高的层次。她的苦痛都被诗词溶解了”。
这场劫难,令叶嘉莹有了超越个人一己之家庭、小我之得失的关怀与觉悟。她决定把时间和精力,乃至生命,投向更广大更高远的人生境界。
1978年,她向当时的国家教委提出申请,希望回国教书。一年后,申请获批。
这个想法的萌生,缘自她之前的两次回国探亲经历。当时,她无论走到哪里,都看到有那么多人喜爱古典诗词,就隐约有了一个想法:“我还可以回国教我喜欢的诗词。”大女儿夫妇的意外离世,促使她下了决心。
诗词,“让人心灵不死”
叶嘉莹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
她并不欲以诗人词人自居,但才情作品都当得起“诗词大家”。她也不欲以学者自居,但诗学、词学都有独到建树,数十年来笔耕不辍,出版著作数十种。她提出了以“兴发感动”为核心的诗学理论,指出伟大诗人的诗篇都蕴积着他们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怀、抱负和修养,有着强大的兴发和感动力量,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宝贵的东西,有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她还提出了“弱德之美”的词学美学,精描出了“词”虽然柔弱,却有着极强的韧性和对“德”的坚持的美学品格。
叶嘉莹讲授诗词的方式,深受老师顾随的影响,重感发、“跑野马”。顾随曾说,诗根本不是教训人的,而是感动人,是“推”和“化”。叶嘉莹诗学词学理论的最大价值,便在于以直观的方式,接引普通人进入古典诗词的殿堂。
有一次有学生提问,诗词究竟有什么用?她朗声答复,“让人心灵不死”。
1993年,她与南开大学中文系合作建立“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于1997年捐资10万美元,设立“永言学术活动基金”和“叶氏驼庵奖学基金”,用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奖励优秀学生。94岁时,更是将全部积蓄约3600万元悉数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资助有关中华诗词文化教育与传播的项目。
叶嘉莹是农历六月生人,小名“荷”,一生对荷情有独钟,作诗填词以咏荷。但她最爱讲的一个与荷有关的故事是,她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说是从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汉代的莲子,经过培养,居然发芽开花了。这让她相信,古典诗词文化也终能“珠圆月满”。她说:“莲花总会凋落,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这样一生就没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