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大厅,迎面就是一根根巨大的灯柱,上面都是刘海粟遒劲有力的擘窠大字,十分夺人眼球。最近,这里正在举办“百年吞吐——刘海粟书法大展”。展览用全馆三个楼面的展馆来呈现,回溯刘海粟的书法历程,展出作品超过200件,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刘海粟书法作品大展。
提起20世纪中国美术史,绕不开刘海粟,他对现代美术教育的贡献,他的油画与印象派的关系,他晚年十上黄山所作摄人心魄的泼彩山水等都让人津津乐道,不过谈论刘海粟书法的却不多见。那么为什么要办这个书法展?展览有些什么特点呢?日前,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这个展览的总策展人靳文艺为我们进行了导览。
刘海粟出身书香门第,他的曾外祖父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洪亮吉。3岁时,刘海粟即在母亲怀抱里诵读诗书,5岁开始临帖学画,书法习字从颜真卿、柳公权入手;家学渊源和深厚的江南文化为他的书法和绘画打下坚实基础。17岁与乌始光等在上海乍浦路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易名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简称上海美专),1921年,与康有为结识,康有为对他说:“书画同源,我可以教你写字。”康有为的著作《广艺舟双楫》,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碑学,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对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晚年的书法以汉魏用笔,行书结体,书法天马行空,长撇大捺,有龙腾虎跃之势。刘海粟跟康有为学习书法,从颜柳“帖学”转入“碑学”,展览中当年《上海画报》发表的刘海粟书法照片,可以看到其字颇有乃师风范。
刘海粟遵师之教,数临《散氏盘》《石门颂》《石门铭》《毛公鼎》,进一步体悟“碑学”真谛。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个性,他还临习苏东坡、黄山谷、米芾……展览中有他临习的《散氏盘长卷》、苏东坡“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展馆内还有一件明代著名书画家陈白阳的草书长卷,在一起展出的,还有两件刘海粟的临作,一件是对临,另一件则写成了四屏条。由此可见刘海粟对书法学习用功之深。正是刘海粟在书法学习上博采众长,蝉蜕龙变,到晚年人书俱老,终成一代大家。
除了展示刘海粟学习书法的历程,展览还从“刘海粟信札手稿与家书”“绘画里的书法”“刘海粟的书法与人生”等不同切面,呈现刘海粟的书法。你看,那一封封写给家人、学生和朋友的书信,可谓是真情的自然流露,点画纷披,枯湿浓淡,一派苍茫;而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被题写在不同的画作和书法作品中,让人又有不同的感受……其中,刘海粟似乎特别喜欢“精神万古,气节千载”这八个字,经常给人题写,展览别出心裁地挑选了四幅同样内容的作品挂在一起,给人一种特别的感受。
书法是每一个中国人骨血里的文化“基因”,一支毛笔一张纸,曾经是读书人的“标配”,“书如其人”“见字如面”浓缩了书写者所有的智慧才情。今天,文字已经变成了电脑键盘可以敲击载入的信息符号,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之时,学习、欣赏书法还有意义吗?靳文艺表示,展现刘海粟书法的当代意义,让今天的观众穿越历史长河去体悟和感受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和文化,正是其策划此展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