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焉,上海新东苑沪剧团成立至今,已十年了。
十年辛苦不寻常。他们上演了八台大戏、三台小戏,其中有好几台是自主创排的新戏;他们有了自己的剧场、有了一支中西乐结合的大乐队,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民营沪剧团。
团长沈慧琴在17岁时,就是著名沪剧演员诸惠琴的学生,深得老师的真传。她在学习唱戏的同时,又下海经商,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而她依然没有忘情沪剧,重新回到了梦寐已久的舞台。剧团还聘请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级演员陈瑜担任艺术指导;吸引了一级演员钱思剑、李建华、吕贤丽、吴梅影,一级演奏员曹惠明加盟。
他们纪念建团十周年的方式,也很有创意,丹桂飘香之时在逸夫舞台举办了《智慧声音·海上繁花》的沪剧经典演唱会,集中展现了十年上演的精彩剧目片断:从第一部大戏《大雷雨》和经典剧目《芦荡火种》《金绣娘》,到自己创排、本土题材的《啊,母亲!》《飞越七号桥》等。这场演出也成为第五届上海民营剧团沪剧展演季的压轴戏,满台繁花,沪音绕梁。
这次打破了沪剧舞台与一般演唱会的形式,以五个篇章、全新舞美形式带给观众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陈瑜、钱思剑、李建华的出场,使《芦荡火种》的名曲《办喜事》《军民鱼水情》《开方》这些著名的唱段,重新在观众的耳边响起;吕贤丽和钱思剑两人唱的《人盼成双月盼圆》,钱莹的《踏着烈士的足迹向前走》,都提高了这台演唱会的艺术水准。
当演到第五篇章的《金绣娘》时,气氛逐步进入高潮。在时空虚拟变幻的背景下,几位演员唱起了“绣出风光无限好”(见下图),尤其是沈慧琴饱满深情的演唱,赢得了满堂掌声。她继承了石筱英、诸惠琴唱腔的婉转优美,又吸收了丁是娥唱腔的稳重质朴、清丽明快,细腻表现了金绣娘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些年,作为一级演员的她越唱越好,并担起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重任。
落幕后的互动也体现出剧团的满满诚意,所有演员走向场外,与戏迷们热情合影与分享。大家久久不愿散去,千言万语离不开对沪剧的热爱。是啊,正是这种热爱,使全团上下充满自信,产生巨大动力,去克服各种困难,迎来了秋天的丰收。
新东苑沪剧团十年内好戏接连不断,主要在于他们善于捕捉上海的本土题材,有了一个好题材,就抓住不放,虚心听取专家和各方面的意见,不断修改提高。此外,国营剧团和民营剧团的密切合作,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演出需要一批优秀的演员,上海沪剧院给予大力支持,不少是院里的顶梁柱。难怪有观众开玩笑说,“新东苑”快成为“上海第二沪剧院”了。依我之见,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