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嘉宾云集,人气爆棚。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海上风情——上海话朗读》《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两本书发布暨“丁迪蒙朗赢沪语俱乐部”揭牌仪式,办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沪语沙龙,大半个沪语圈的老朋友都来了。最有意思的是,沪语剧读《雷雨》第一幕,让参与这场阅读活动的所有人都耳目一新,意犹未尽。
舞台上的话剧也好,沪剧也好,不光是普通话与上海话的区别,对演员的台词功夫,话剧和沪剧都要求甚高。作为戏曲,沪剧还有大量唱段。沪语剧读版《雷雨》,完全区别于话剧和沪剧。剧读版用原汁原味的上海方言讲述原著故事,既不是纯粹的表演,也不是照着书面语言朗读脚本;讲述者用心体会原著,各自用有感情的表达来演绎。之所以说是演绎,因为演绎就是展现,可以比话剧、沪剧更接地气,通俗化,口语化。这是用贴切、丰富、更能体现沪语特色以及方言魅力的表达,来展现上海观众再熟悉不过的又一场“雷雨”。
因为时长的局限,此次登台首秀的沪语剧读《雷雨》第一幕压缩了大半台词,现场效果却非常好,获观众一致好评。好在哪里呢?当然不是好在表演上。六位讲述者没有一个学过专业表演,也不曾好好地合练。我认为,它好就好在营造了一种学说沪语、说好沪语的氛围,令台上台下的人,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沪语的语境。
这次沪语剧读《雷雨》,不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作为参与者,我的体会是,沪语完全可以表达书面语言。一直以来,我用“沪语讲述”的形式读文章,讲述历史及人物故事,我读施蛰存先生的名篇《梅雨之夕》,不需要先用沪语改写,就按照原文,用自己的理解来演绎,丝毫不影响原著的文学性以及艺术性表达。
我坚持认为,推广并讲好普通话,与推广并讲好“上海闲话”,不应该存在什么矛盾乃至冲突。置身于这片空间,历史文化本就是肥沃的土壤,不是从天而降的雨水。我说过,方言是每一座城市的灵魂。丁迪蒙老师投身沪语文化的传承传播工作,她多年来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已经让包括我在内的众多生于斯、长于斯、苦乐悲欢于斯的新老上海人,看到了一种希望。我们没有理由不充满乐观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