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多的《蒙娜丽莎》

2024-05-09    作者:莯 子

05098.jpg

普拉多博物馆的《蒙娜丽莎》的修复过程(从右至左)

 

05097.jpg

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约作于1503—1519年,现藏巴黎卢浮宫

 

  《蒙娜丽莎》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这幅绘制在整块白杨木板上的女子半身肖像画,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约从1503年开始创作的一幅油画。直到1519年去世,这件作品一直跟随着他。这期间,他很有可能断断续续地为它添加过多层薄薄的油彩。

  1797年,《蒙娜丽莎》结束其法国王室藏品的生涯,进入卢浮宫,成为永久展品。几个世纪以来,很少有哪幅作品能像它那样受到人们持久不衰的热烈追捧。同时,因为作品精湛的技艺、画中人物令人捉摸不透的微笑及其未被证实的身份,它在各个时代还持续地引发了学者们的广泛研究;艺术家、文人和诗人围绕着它所进行的衍生创作,更是多如繁星。

  但显赫名声有时反而会让观众产生“熟悉的漠视”。如果我们能像第一次看到它那样去欣赏它,便会惊叹于画中人物的栩栩如生。我们看她,好像她也在看着我们,目光和微笑介于欣喜与忧郁之间。有时,她的嘴角像是带着嘲弄,而有时,她的眼里似乎含着悲伤。总之,她有着属于她自己的心情,并且是不断发生着变化的心情。

  达·芬奇对人物细腻的面纱、精致的发饰、领口和衣袖微细褶皱所进行的细致渲染令人惊叹,但最令人流连不已之处还是蒙娜丽莎那传奇的神秘微笑。达·芬奇“捕捉”的是人物四分之三面向观众的自然体态,仿佛带着向观众缓慢旋转的动感;他还将他发明的“晕涂法”运用到了臻于完美的程度。我们看到,画中人物面部轮廓并不明确,像是“融化”在了阴影中,最能体现人物面部表情的嘴角和眼角,也都被他故意渐隐在了几乎看不出区别的柔和的色彩里。蒙娜丽莎神秘的关键,可能正在这里。

  在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艺术变革中,《蒙娜丽莎》不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更在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活动上,都成了“绘画也可以表现心理活动”最强有力的证明。

  在浦东美术馆4月下旬开幕的“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展览中,也有一幅《蒙娜丽莎》,它是普拉多的《蒙娜丽莎》。

  早在17世纪,这幅作品就被列入了西班牙皇家藏品清单,并被认为是达·芬奇的作品。1819年,随着普拉多博物馆的成立被纳入馆藏。但后来,它的作者归属受到质疑,不再被视为达·芬奇的作品,而是被归为复制品。

  2012年,卢浮宫举办达·芬奇《圣安妮》特展,普拉多的《蒙娜丽莎》将首次离开普拉多,去卢浮宫展出。出借的前一年,普拉多博物馆对它展开了修复与研究。通过红外反射成像技术,发现它和卢浮宫版的《蒙娜丽莎》的起稿草图在细节上完全吻合。也就是说,普拉多版的《蒙娜丽莎》不仅复制了达·芬奇的大部分底稿,还临摹了达·芬奇在创作过程中对原作所作的修改。换言之,两版《蒙娜丽莎》的绘制过程有着惊人的同步之处,达芬奇修改哪里,普拉多版的作者也修改哪里,而且两幅尺寸完全相同。普拉多的《蒙娜丽莎》的基底材料是整块的胡桃木板,这在当时非常罕见,却是达芬奇及圈子中的艺术家们常选的材料。专家因此确定,普拉多的《蒙娜丽莎》出自达芬奇工作室,且是在达·芬奇的指导下完成的,绘制时间也属于同一时期。

  但即便普拉多版的《蒙娜丽莎》是所有已知达·芬奇《蒙娜丽莎》临摹画作中最古老和最接近原作的一幅,在创作技法和水准上,还是与原版存在着差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普拉多版《蒙娜丽莎》没有采用晕涂法,画中人物轮廓线条因此看上去更加清晰、明确,而且,人物还有了眉毛。

  专家们在这次修复研究中还发现了隐藏在黑色背景下的风景画。经鉴定,黑色背景是在原作完成后约200年时加上去的,由于它是涂覆在一层清漆上,并未直接接触原画,使得将其去除成为可能。经过精细操作,人物身后那片向远方延伸而去的秀美的自然风景——弯曲的河流、布满岩石的山峰和蜿蜒的道路——得以重见天日。它们与卢浮宫的原版同样十分相似。由于清漆层导致作品变黄、变暗,修复过程中也被清除了。所以,这幅同样500多岁的《蒙娜丽莎》,看上去比卢浮宫的新很多。

  浦东美术馆为普拉多的《蒙娜丽莎》专设了一个独立展厅,辅以一系列摄影原作、复制品、动画和纪录片,充分呈现了作品修复之前、修复期间以及修复之后的历史。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这幅杰作,还能深入了解这幅画作的重要意义。

  值得强调的是,本次展览是这幅作品史上第二次离开普拉多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