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敬畏之心传承 以现代审美创新

——评复排的经典沪剧《罗汉钱》

2023-09-28    作者:戴 平

一枚小小的罗汉钱,牵出了两代人的姻缘。上海沪剧院为庆祝建院70周年、纪念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诞辰100周年,隆重推出的经典剧目《罗汉钱》复排版,已于本月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受到新老观众的热烈欢迎。对于这部沪剧现代戏里程碑之作的新排,剧本改编兼导演沈刚在建组之初,就提出了“以敬畏之心传承,以现代审美创新”的指导思想。现在看来,这次舞台实践是成功的。

演出的大幕拉开,观众就想听演员的唱。导演和演员们果然不负众望。从开场到结束,《罗汉钱》原剧中的经典唱段、唱词和曲调,全部原汁原味保留,唱得感人、唱得好听。饰演小飞蛾的程臻,尚未出场,就凭一段唱获得观众的掌声。如泣如诉、韵味十足,她倾情的演唱,将小飞蛾的爱女心切和对自己命运的感叹,刻画得入木三分。一曲终了,程臻的脸上还留有泪痕。她在剧中像模像样地接上丁是娥的班,叫人高兴。“燕燕说媒”的经典唱段,年轻演员洪豆豆同样唱得青春可爱,生动多情。“燕燕也许太鲁莽,有话对侬婶婶讲,我来做个媒,包侬称心肠,人才相配门户相当……”这一段唱,观众实在太熟悉了,一开腔,就引发台下戏迷的大联唱。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没有对立面也就没有戏。洪立勇把村长这个人物演活了,好心好意却不近情理,僵化古板却是全身有戏,地道的邵派唱腔听得观众过足了瘾;吴争光演张木匠,对妻子、女儿是既疼爱又不放心,但好在他还通情达理、尊重妻子的意见,经过小飞娥一番动之以情的说理,使他的女儿免去失去爱情、挨打受气、不许回娘家的痛苦。村长和张木匠,虽是矛盾的对立面,但都是好人,演员的分寸感掌握得很好。饰演区长的钱思剑,虽然只有戏末的一大段唱,但这段唱很重要,宣传了新颁布的婚姻法,批判了封建婚姻对人性的摧残,情理交融,扭转了乾坤,化解了矛盾,说服了村长和几个老顽固。这段唱,在原剧中只有八句,导演觉得不够,加到二十八句,用以增强说服力。钱思剑流畅醇厚的袁派唱腔,激起阵阵掌声,把戏推上了高潮。有一点建议:他穿的中山装颜色太突兀了,是否可以改成军装?

一群青年演员也在戏中崭露头角。朱麟飞只有28岁,演活了媒婆五婶,巧言令色,两面三刀,摇曳的身姿步履,夸张的白口和唱腔,无不展现出这位新秀塑造角色性格的能力。钱莹饰张艾艾、朱君尧饰李小晚、韩朝群饰王小进,表演真挚、唱腔圆润、富有朝气。

老戏新排,新手法、新样式、新包装必不可少。剧中增加了老、少两个歌队的表演形式,以类音乐剧的方式夹叙夹议,推动剧情发展,丰富舞台样式,强化气氛效果。舞台布景和灯光,为全剧加了分。三个转盘暗藏于舞台中,根据剧情需要,缓缓转动到观众面前,流畅而连贯,写实又写意。布景表面上土气十足,但是运用了现代化的设备和装置。转台会像电影里的摇移镜头一样,将戏的亮点和情趣自如地凸现给观众。舞台上虽有多媒体大屏,但画面整体简洁,时而是剪影般的万家灯火,时而是唯美的花瓣雨,时而是远山淡墨、田野农舍,空镜画面上由半悬的枝条营造出空间感,衬托演员的表演。在舞台上方,圆形吊杆下悬挂着一片抽象化的枯枝景片,它拥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既可以是具象的树枝,与小桥流水以及多媒体屏幕上的田园风光相呼应,又可以象征纠缠美好爱情的藤蔓,也可以是禁锢人性解放的羁绊。整个舞台显示了圆形的模样,也是一种写意性的展示。圆形转台的组合,象征着有情人终成眷属,并和罗汉钱的形象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