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极为细腻传神的《韩熙载夜宴图》

2023-07-20    作者:吴兴人

顾闳中所作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有光彩、最有影响的名画之一,堪称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巅峰之作。

南唐皇帝李煜为了考察名士韩熙载的品德,派出了擅长捕捉细节作画的翰林待诏顾闳中和周文矩,以宾客身份造访韩府,潜伏观察,目识心记夜宴情景。归来,两人各画了一个长卷,放到李煜的桌上,两张《韩熙载夜宴图》于是问世。可惜周氏的画早已失传,如今传下来的是顾闳中的名作。

《韩熙载夜宴图》是一轴绢本设色长卷,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以连环画的手卷形式,表现韩府夜宴的“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五个场景。作品高度还原了这场宴会里的场景,包括服饰、乐器、杯盘、几案、床榻的式样和颜色,都被画家原模原样地描绘下来。整幅作品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画中一共40多个人物,对五次出现的韩熙载的形象,刻画尤为突出,或正或侧,或动或静,皆描绘得精微有神。

观看这幅长卷画的方式就是——近看、远看、走着看、停下来看……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因为不管你怎么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开卷首段是“听乐”,出席夜宴的所有人物几乎都亮了相,构图上很独到。韩熙载头戴自己设计的“韩式轻格”高帽,坐在床榻,一只手微微下垂,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面前陈设的几案上摆设着各色果品。在他身边,在床上斜坐着身穿绯袍、头戴金翎冠的状元郎粲,这位状元郎喜欢欣赏歌舞,是韩熙载夜宴席上的常客。韩熙载对面演奏琵琶的女人,长裙彩帔,怀抱琵琶,是教坊副使李家明的妹妹。站在左侧的少女,是擅长表演六幺舞的王屋山。另外两位官员模样的人,其中有一个是韩熙载的得意门生舒雅。其他女子则是韩府中擅长歌舞的艺伎。画面中的人物或坐或站,有一个共同点是: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琵琶演奏。

随着南唐覆灭,李煜被宋朝俘虏,《夜宴图》也随诸多珍宝成了宋朝的战利品,后流入民间。到清朝时,这幅画被名将年羹尧所得,还特意题了跋,年羹尧被雍正抄家后,《夜宴图》流进了清室皇宫,成了乾隆爷的掌上之宝,并在上面题字盖章。1911年清王朝土崩瓦解,《夜宴图》再次流入民间。1945年,它的新主人换成了“人间散仙”张大千。他以黄金五百两从北京琉璃厂购得,还专为它刻了一枚印章,文曰“东南西北,只有相随无别离”,加盖在图卷上。1951年,张大千移居海外,不得不筹措经费卖掉一部分藏品,于是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出售《韩熙载夜宴图》,不过他还提出了个很特殊的要求——不卖给外国人。最后,《韩熙载夜宴图》以开价2万美元的低价割爱。原来,张大千是怕国宝流失,于是决定将画以低价转让给大陆收购散佚文物的工作小组,经周总理特批,这幅国宝收回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90年12月20日,为《韩熙载夜宴图》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邮票全套5枚,呈异图同值连续性图案的横五连连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