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文以传统中国画为载体,大胆汲取西方印象派及表现主义的技法,巧妙运用国画、油画、水彩、水粉等不同画种的表现手段,把饱含笔致墨韵的抽象意趣化为“新彩墨”的绘画语言,在画面上呈现出复杂而独特的视觉肌理。同时,他还在上海颇具国际化的文化语境中吸收了丰富多元的艺术理念,为上海文化乃至江南文化找到了与国际文化艺术有效对接的通道。独特多元的绘画风格,为画家塑造名人、名居、名苑提供了可能。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萌发了他走上《名人故居》的系列创作道路。在当时信息、资料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名人故居均未开放,他不仅忙于到图书馆、档案馆寻找资料,还到巴金故居大门的门缝中探视,在大雪纷飞天到鲁迅故居前写生 ,登高楼俯瞰周信芳别墅。直到至今,他从未停止过寻访—绘画—著书—展出的系列活动。30年过去了,他从壮年变成白发苍苍的古稀画家,但乐此而不疲。陆志文说:“我的后半生是在寻访名人故居的旅途中度过的,但我无怨无悔。如果条件许可,我会继续将创作进行下去。下半辈子只做这一件事。”
正如著名学者陈燮君先生在《上海名人故居的艺术审视与人文价值》一文中所言:陆志文的作品“用绘画语言诠释了名人故居的历史元素和人文价值 ,凝聚了画家对名人故居的艺术审视和文化演绎”。
《海上弄潮——陆志文上海名人故居作品集萃》1月15日在上海图书馆文创店开幕。本次展览是陆志文先生在国内外举办的第28次个人画展,展出的50余幅作品中,既有从他多年来创作的数百幅作品中遴选出来的精心之作,也有著名文人的水墨肖像以及探寻海上名人生活踪迹的新作。他以出色的绘画语言,形象地还原了这批文化巨擘的音容笑貌,另外,还将展示陆志文近30年中寻访创作生涯中大量珍贵资料、照片、文稿和名人题词。我们期望观众能在这些画作中体察画家围绕名人故居艰辛创作的艺术轨迹,领悟探索名人故居对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人文意义。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时代需要更多的“弄潮儿”,也需要更多的艺术家来表现为时代进步而拼搏的“弄潮儿”。
图片说明:《巴金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