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晚年,我依然特别爱听卡朋特乐队演唱的怀旧金曲《昨日重现》(YesterdayOnceMore )。“当我小时候,聆听收音机,等待着我最喜欢的歌曲,当歌曲播放时我和着它轻轻吟唱……”是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还是个小小少年,也经常在收音机旁倾听外国歌曲,似懂非懂的,只觉得好听,是艺术享受。
那时,姑妈有一本《外国民歌二百首》。我经常借来,一边听歌,一边看书,一边轻轻吟唱。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鸽子》《苏珊娜》《星星索》《重归苏莲托》……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一幅画面,一种情调。听着听着,心里总会激起一阵阵愉快的涟漪。这就是我的外国文化的启蒙教育吧!
改革开放,一大批外国优秀影视剧出现在神州大地,一些经典歌曲令人百听不厌,百唱不衰。比如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插曲《啊,朋友再见》,旋律委婉连绵,曲折优美而又豪放壮阔,充满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造就了中国的第一代日剧粉丝。每天晚上,大家都早早吃过晚饭,在电视机前等候开播 。当影坛、歌坛新星山口百惠开口唱主题曲《多谢你》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用日语跟上去演唱“瓦达西诺色伊娜拉…… ”。
我还在不少欧美电影中,听到了荣获奥斯卡大奖的金曲。如《音乐之声》中的《雪绒花》、《卡萨布兰卡》中的《卡萨布兰卡》、《飞越苏联》中的《说你,说我》、《廊桥遗梦》中的《此情永不移》……跌宕起伏的情节,加上感人肺腑的歌曲,简直就是最佳绝配。
记得上世纪末,美国好莱坞经典大片《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盛演,那简直是一骑绝尘,一票难求。当年我们的工资才几百块,一张电影票却要几十块。有不少人买了DVD或光盘,自己看了几遍还能借朋友。影片的主题曲《我心永恒》(MyHeartWillGoOn )由国际天后席琳·迪翁演唱。演唱的前奏由缥缈的风笛传出了丝丝悲凉,天后声情并茂的演唱把观众带进了男女主角的感情旋涡中,不能自拔……
近十年来,微信走进了千家万户,我能在手机中聆听外国金曲了。要听哪一位歌手的哪一首歌,都能在酷狗等软件中找到,迅捷而方便。而且视频中显示的不只局限于剧院演出的场景,还能欣赏到自然美景和异国风情,是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不久前,网上火爆流行一个视频:《你鼓舞了我》(YouRaiseMeUp)。一位光头老人在十字街头用天使般的美声深情地演唱。步履匆匆的行人纷纷驻足观望,倾心聆听。老人唱到了高潮,气势磅礴,坚定有力:“你鼓舞了我,所以我能站在群山顶端;你鼓舞了我,让我能走过狂风暴雨的海…… ”围观的听众越来越多。从他们凝重的表情中可以看出,这段充满正能量的生命韵律已经触动每个人的灵魂……这位演唱者不是卖唱艺人,而是“荷兰好声音”的冠军得主。太酷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朋友经常在微信中看到《你鼓舞了我》的好多个版本,居然还有十万人的演唱会,现场嗨翻了。我们也都被深深地感动了。是呀,人生在世,谁不需要他人的鼓舞呢?
激情燃烧的青春芳华已经离我远去,但是优美动听的外国金曲依然近在耳畔。它们是我晚晴生活中的精神旅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