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墨斋”里飘墨香

2021-05-13    作者:周进琪

1.png

  过去的2018年,陈坚先生怀着感恩与桑梓之情,将自己创作的248件金银币、纪念章,以及独创的“画意书法”等作品,无偿捐赠给了故乡绍兴。在最近落成的《陈坚钱币艺术馆》展厅里,家乡市民不仅对他的钱币作品印象深刻,更对他别具一格的“画意书法”赞赏不已。

  毕业于上海美专的陈坚先生,在上海造币厂工作的40年间共设计制作了300多枚金银币及纪念章。其中包括国庆30周年纪念金币、第一枚熊猫金币、国际儿童年、奥运会、香港回归等系列重大题材。他曾荣膺世界钱币大赛“最佳金币”最高奖,首位克劳斯世界硬币大赛的中国评委,用高超的画艺,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中国的钱币赢得了世界的尊敬。

  从高级工艺美术师退休后,他便沉醉于书法艺术,在“玩墨斋”的书房里,伏案三尺画桌,挥毫临摹历代名家墨迹,潜心研读碑帖,寻找字体结构的笔墨变化,体味不同书体的韵味。一次在书法刊物上看到《进帖到出帖,从传统到创新》的文章,他捧读数遍,沉思良久。“中国几千年的书法艺术,在传承的基础上,应该有所创新并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创新才会发展,要有独创的风格。”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在传统的书法艺术中,探求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此后的时光里,他手不离笔,宣纸用了一刀又一刀,每天都沉浸在探索和创新的喜悦中,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创作金银币的激情岁月中。通过汲取甲骨文、钟鼎文、篆书的特点,融合绘画中点、线、面,疏密有致的布局方法,凭借几十年绘画的线条功力,他终于创作出一种线条刚柔相济,粗细自如,浓淡相宜,结构合理,呈现出飘逸的灵气和意蕴,与众不同的书法作品。

  一幅在团扇宣纸上“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作品(见图),其中六个“山”字、六个“水”字,每个字体各有不同,既有甲骨文的象形,钟鼎文的骨架,篆书的影子,又有画的韵味,结构严谨且富有变化,让人耳目一新,无不抚掌称赞。

  他有的作品甚至用上了中国画的色彩,细观可见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在视觉上产生极具冲击力的美感,又富有现代审美情趣。他把这种经过20年探索,将传统的中国书法与绘画形式相融合,书法中含有画意的独创书体 ,命名为“画意书法”。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些融古汇今,书画合一,飘着“玩墨斋”里墨香的作品,在上海朵云轩画廊、朱屺瞻美术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南京艺博会等处展出后,不仅在艺术大赛中获奖,还吸引了国内外一批批慕名爱好者的追捧。有人盛邀他写饭店招牌,指定作品内容订购,也有人不请自来,求字收藏,甚至将他的作品送进了拍卖行。

  “莫嫌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红更多。”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陈坚先生,就像故乡绍兴的一坛陈年老酒,越陈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