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沪侬软语 品海派文章

——丁迪蒙和沪语爱好者们

2020-07-22    作者:孔 曦

       近年来,看到刊登在报端的拙作被改写成沪语,录制成音频,在手机客户端传播,作为一个热爱上海文化的作者,确实挺高兴的,也有别样的新鲜感。

       有一次,我和丁迪蒙老师聊起这些音频的由来、优点,以及遗憾。那些录制成音频的文章都是她推荐的,沪上不少作家有新的散文随笔见报,丁老师都会想方设法和作者取得联系,征得他们的同意,再请人改写,诵读。

       退休前,丁迪蒙是上海大学中文系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沪语和海派文化的传承。她告诉我,除非是职业的沪语播音员,要把一篇文章用上海话读出来,改写,是省不掉的工序。刚开始,她自己亲力亲为;后来,浦东海派文化旗袍会的会员们加入了,一些喜爱沪语的朋友也通过各种渠道参与进来。从2017年起,他们每天推出一到四篇文章,积累了2000多篇沪语音频(含沪语文字)。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志同道合的朋友已有六七十人,并且还在发展壮大。

       看了一下为拙作出力的志愿者名字和照片,我不禁好奇心起,询问他们的职业和年  龄,丁老师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身兼改写和诵读两项任务的,有中医医师、医务工作者、外企财务主管,还有行政管理者。改写者冯济民是向明中学67届高中毕业生,获复旦大学自学考试大专文凭。从事过多年文字工作,上海首届沪语大奖赛获奖者,开过沪语辅导讲座。由他改写人文味道浓厚的散文《上海的桥》,再恰当不过;78岁的高仁恩先生是上海评弹团高博文的叔叔,老克勒改写咖啡题材,得心应手;荣梅是新上海人,在浦东干部学院任处长,沪语的词语和语法都掌握得不错。侬看,《做媒两憾》这个题目,荣梅把它改成《失败个介绍人》,灵口伐?

       朗读者当中,有幼儿园教师、社会工作者、女企业家、国企总经理助理,还有中小学教师。仝康民和洪瑛两位教师,都是普通话测试员呢!徐慧丽从事英语翻译和进出口贸易,退休后被上海震旦等院校聘为英语副教授……

       这些参与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立志为传承沪语、推广海派文化出力。从年龄看,以40岁到60岁居多,3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十来个,最年幼的5岁。娃娃志愿者读儿歌、童谣、古诗,奶声奶气的,可爱极了。最高龄者年过八旬,是高博文的父亲。除了改写和诵读,不少背景音乐都是这位老先生制作编辑的。

       更令我感动的,是三个公众号博主朱贞淼、张晨姝、曹凯,他们帮忙找照片,做编排,打造出尽可能完美的页面。通过手机客户端,我们的沪语音频和文字传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有些链接的点击量多达几十万。异国他乡的上海游子听到了亲切的乡音,还有人传来自己诵读的沪语音频……

       我知道,作为这项工作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每一篇原作改写毕,丁迪蒙老师都要修正和审定;每一个音频发布前,她都要亲自听过。若是发音不够标准,或读得不够流畅,还要重读,有时,“返工”三四遍才过关。

       平时,丁老师应邀为公司、图书馆、书店讲课,还出版了多部教材和普及读物:《学说上海话》《听听说说上海话》《实用沪语》《上海话绕口令》《上海话读成语故事》,还推出了按音序排列的《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词条和例句请陈燕华(燕子姐姐)等人配音。丁老师感叹:“退休了,反倒比教书时还忙,一天八九个钟头坐在电脑跟前,实实足足。”

       中国有七大方言区,吴方言是第二大方言,上海话是吴方言的代表方言。沪语有过兴盛,有过荣光,也有尴尬和失落。幸而在上海,还有丁迪蒙老师这样热心于沪语传承的知识分子和诸多名人在不懈地努力,还有日渐壮大的中坚力量在陆续加盟。我想,她的前景还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