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中的悲情

2019-12-05    作者:任炽越

战后,欧洲某港口。曾经辉煌一时的费吉尼亚号邮轮被炸毁。在冲天的爆炸中,天才的钢琴师1900拒绝了挚友马克斯的劝说后,随着邮轮——他一辈子的“家”,一起葬送海底。镜头中,只见马克斯挟着他的旧小号,悲怆地消失在观众的视野中。这是拍摄于1998年、前不久经修复重新上映的意大利剧情片《海上钢琴师》的最后一个镜头。
影片在欧洲多次得奖,由著名导演朱赛贝执导,蒂姆出演男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传奇又让人感到悲伤的故事 。
1900年新世纪的第一天,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费吉尼亚号上,锅炉工丹尼意外地在钢琴上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新生儿,他不顾众人劝说,决定抚育这个婴儿,并为其取名1900。
海上出生的1900没有国籍与户籍,一年四季随着费吉尼亚号邮轮在海上漂泊。为防止出现意外,丹尼不准养子离开邮轮半步,童年的1900只好常常隔着舷窗,好奇地眺望着邮轮以外的一切。此时,他画地(船)为牢的“城堡”已经形成。
在一次操作事故中,丹尼意外丧生,1900从此成了大海的儿子。然而上帝眷顾了他,赋予了他音乐奇才。某天深夜,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演奏,吸引了船上的游客,从此他开始了海上演奏钢琴的旅程。自称“爵士乐发明者”的杰利闻知,登船与之斗琴,最终败下阵来,使1900名声大振。从此,1900在自己的精神“城堡”里,孤独地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
这时,1900的知己、小号手马克斯力劝其下船上岸,向世人展示音乐才华。出版商也上船欲为1900出版唱片,但在录制结束后,他突然又毁了唱片。就在录制唱片时,一位朴素迷人姑娘的目光,瞬间打动了1900。他为爱情所动,决定去陌生的城市寻找她。这时,他推开自我封闭的“城堡”大门,小心翼翼地张望着外面的世界。
就在他跨出“城堡”走到舷梯一半,茫然凝视着偌大的纽约城时,他突然抛掉了头上的帽子,又转身返回了船上,继续在自己的“城堡”内过着熟悉、自我的日子。
大战结束后的一天,马克斯偶然得知破旧的费吉尼亚号邮轮将要被炸掉,他坚信1900肯定还在船上。就拿着当年1900演奏的唱片在船上四处播放,终于找到了躲在角落里的1900。
马克斯告诉1900,邮船即将被炸,劝说他赶快离船登岸。1900执意不肯下船。他说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没有尽头,让他陌生得害怕,使他感到恐惧。马克斯只得含悲离去,在远处目送1900与费吉尼亚号这个他蜗居一生的城堡,一起被炸得粉碎。
影片通过高潮迭起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在荡气回肠的音乐衬托下,向观众展示了1900传奇的一生。他遭到遗弃,遇上善良的水手;养父意外身亡,上天赐予他音乐天赋;孤独清高,爱情燃起了他生活的激情;他渴望融入社会,但因看不到世界的尽头而恐惧;他勇于冲出精神“城堡”,却因对未来的无知而退缩。最终,只能在作茧自缚的牢笼里,与自建的精神“城堡”同归于尽。
1900是个社会病人,他把自己锁在自建的精神世界里,无法自拔。邮轮是他的一切,音乐是他的全部。他不熟悉也无法在邮轮以外的世界生存,对未知社会的恐惧已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所以他只能无奈选择跟邮轮共存亡 。
当一个人长期自我封闭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能自拔时,他是无药可救的。1900传奇而又充满悲情的一生,不知是社会的错还是自我的错?!
滚滚波涛的镜像中,影片艺术化地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