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规定驾驶电动车,危险重重!

2023-09-07    作者:本报记者 彭 玥

近年来,上海道路安全形势和交通出行秩序持续向好,但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乱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成为易致祸易致乱的交通“顽症”。其中,不按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所引发的各类事故,数量可观,值得关注。

事实上,因不需要考驾照,没有较严格的年龄限制,电动自行车眼下已成为不少老年人的主要代步工具。去年10月的一个晚上,62岁的张某驾驶电动自行车经过某路口时,欲逆向骑行闯红灯穿过斑马线,由于此时一辆等候转弯的小轿车恰好挡住了张某的视线,他没有注意到左侧有一辆出租车正疾驰而来,加之天色昏暗,最终两者在斑马线附近发生了碰撞。张某虽佩戴头盔,却因未系牢安全扣导致头盔瞬间脱落,未起到保护作用,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据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统计,2022年以来,全市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事故中,非机动车承担同等以上(含)责任的占比近60%。2022年以来,全市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亡人事故中,非机动车承担同等以上(含)责任的占比近 65%。亡人事故中,由于非机动车闯红灯所引发的事故占比近1/4。


杨警官点评:

在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中,驾驶人闯红灯、随意横穿马路、不按规定佩戴头盔等情况较多,而这些违法驾驶人中的相当一部分是老年群体。所以,在这里一定要对阿姨、爷叔们郑重地提醒一句:请大家依法行驶、注意安全,切莫存侥幸心理!

无论是交警一线执法的经验,还是一个个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统计数字,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老年人因为身体各方面机能都有所下降,加之电动自行车本身的稳定性较差,他们更容易受到天气和身体等因素的影响,也更容易在交通事故中遭受严重伤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应按照交通信号在非机动车道内通行;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员佩戴安全头盔。违反有关非机动车号牌使用、通行、停放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冷冰冰的法律条文说完,更要说说一些肺腑之言:老年朋友应爱惜自己的生命,不要心存侥幸,当你觉得“反正现在没车(人),这个红灯闯闯不要紧”“这里逆行一下不要紧”时,可能另一个方向正有一辆高速“飞”来的小轿车,在你反应过来之前就会将你撞倒,你觉得值得冒这个险吗?你的老爱人正在等着你回家吃饭,孙子孙女放学在等着你去接,老朋友在等着你去下棋跳广场舞,冒险跳过几秒钟的等待、违章抄近路逆行,真的值得吗?而且,同样一个摔伤,老年人受到的伤害会更严重,恢复难度也更大。

还需要指出的是,法律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一年内有不按交通信号指示行驶、逆向行驶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十次以上的,其相关信息将被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自己的大名被挂在这个平台上,真的是非常难为情的。

杨警官在此提醒广大非机动车驾驶人: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并系牢系紧安全扣;严格遵守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行,不要随意驶入机动车道或人行道;千万不要贪图便捷随意横穿马路。请市民从保护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遵法守法,文明骑行。


0907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