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岛初体验

2025-09-03    作者:木鞋树

090225.jpg

 

  8月初,微信收到一条推送:“舟山开渔了!”一颗吃货的心蠢蠢欲动,我们稍作攻略,选好了目的地——舟山下辖的岱山岛。说走就走。

  岱山位于舟山群岛中部,直线距离上海的大洋山岛很近,但由于没有桥直达,从上海自驾的话,需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桃夭门大桥、富翅门大桥、舟岱大桥,其间经过宁波、舟山,最终抵达岱山。一路上,我们一边感慨“过了这辈子最多的跨海大桥”,一边惊叹于“基建狂魔”的造桥技术和海边壮观的石化设备。工作日的上午不堵车,三个多小时就开到了。

  到岱山的第一站,就是吃!慕名来到小红书推荐的网红餐厅“妈妈菜”,下午一点多了,等号区依旧门庭若市,大多都是拖家带口的外地游客。等真正吃上,才明白人家为啥能成网红:一百多元就能吃到两只硕大肥美的葱油梭子蟹,蛏子、鱿鱼、扇贝等小海鲜更是平价又好吃。我们一家三口点了满满一桌菜不过三百出头。在“海鲜刺客”乱象频发的旅游旺季,一本明码标价的菜单,就是信誉的保证。

  来到岱山,怎能不去打卡全国唯一的台风博物馆。出发前,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有台风,当时,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刚虐完舟山,第11号台风“杨柳”又开始虎视眈眈(还好后来没影响我们的行程)。台风博物馆坐落在有“浙江抗台第一坝”之称的拷门大坝上,风不大的时候,站在大坝上都能看到海浪不断拍击海岸,激起或大或小的浪头。博物馆门口,很突兀地横亘着一块巨石,看介绍竟有5吨重,相当于一只成年大象的重量。原来,它是2004年时被台风“云娜”引发的风卷浪从海底卷上岸的!2021年,台风“烟花”叠加当时的天文大潮,又把这块巨石向内推动了25米,停在了现在的位置上。

  博物馆是免费的,凭身份证就可直接进入,不需要预约。馆内的“台风体验舱”很值得一试,这个项目每人收费40元(儿童半价),走进一个模拟台风场景的装置,戴上VR眼镜,就可以体验到不同场景下12级台风的威力。走出体验舱,我的外套都被“雨水”打湿了,短短6分钟的模拟台风,大自然用自己的方式提醒人类:唯有敬畏与准备,才能守护生命。

  相比便利的陆地交通,岛与岛之间的通行,很多时候要靠船。我们在岱山期间一共坐了三次船,两次是往返岱山岛与衢山岛之间,一次是回上海。

  岱山回上海一天就两趟船:早上8:30的票,相对好一些,当天还能买到;下午2:45的票,一到周末就很抢手,需要提前蹲守。我们在“岱山交投”公众号上买了早上那班的车船票,燕窝山码头到沈家湾码头,1辆车+两大一小3个人,一共352.2元。当天直接开车到燕窝山码头,走“网约车”通道,排队等候上船,非常方便。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轮船载重限制,新能源车(因为比燃油车重)的车票数量有限,建议提前在网上买好车船票。如果直接去码头等位,高峰期未必能等到。

  坐船回上海,既能在簇新的大轮船上看看大海享受惬意时光,又免去了高速公路长时间开车的劳累,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不失为一种舒适的选择。

  当车子离开轮船,车轮轧上沈家湾码头地面的一刹那,我们又回到了各自的“浪浪山”,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宁静美丽的小岛也被暂时封存在手机相册里,等待属于它的新一批都市“流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