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巴适得很”!

2025-07-01    作者:钱峻崖

07018.jpg

 

  日前,跟团参加陕甘川“金三角”双飞6日游,其中一天的下午四点就入住了四川巴中市中心的某酒店,导游通知傍晚五点半团队集中外出用餐。入住房间后,我不顾小腿微酸,放下行李轻装上阵,只身一人离开酒店,利用这一个半小时的宝贵时间,去附近的景点走走看看,毕竟不太可能常来巴中市的。

  在巴中旅游地图上,我发现被誉为“清代古建筑之杰作”的魁星阁就在酒店附近,便准备下单网约车前往。由于所住酒店正大门的道路为机动车限行区域,为了确认上车的具体位置,就向停靠在酒店大门旁边马路上的一位小车司机打听我的定位是否准确。他是一位年轻小伙,看了看我手机上的上车位置,点头说“对头”,但紧接着又道:“魁星阁离这里很近,你走过去不用十分钟,比等车开过来再单行道绕路开过去还要快呢。”他热情引导:先直走,过第二个路口后右转,再过一条马路后左转,然后走一小段路,靠右手边就能看到魁星阁了。他还让我打开手机地图,跟着导航走就是了。我“老实交代”:年纪大了,常常被导航的往东朝西给整晕了。他听罢哈哈大笑:大叔你都能通过手机呼叫网约车,可以的喽!

  按着小伙子的指点,我来到了“再过一条马路”的丁字路口,眼看着手机地图上的魁星阁近在身旁,可就是看不见。当地民谣里传唱“巴中有座魁星楼,半截耸入天里头”,这个建筑应该很显眼才对啊!我是不是走错了?心里不由得忐忑起来。这时看见一位年轻姑娘走过,便向她打听。她爽快地说:不用沿着马路走嘛,前面右转进小巷子,往前走几步左转就会看见一个坝子(四川方言:指空旷地、小广场之类的),魁星阁就在那里喽。她一边带着我走进小巷子,一边还为我解惑:这么多年来,围着魁星阁造了许多高楼,把它给挡住了,现在在路口是看不见魁星阁的。随后,她还给我指了指前方左转的方位。致谢告别后,从小巷一转过去,眼前豁然开朗。

  来到坝子,右手边可见三层重檐的阁式建筑,楼前立着两块石碑,走近一瞧,分别镌刻着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魁星阁”和巴中“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巴中道委巴中道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而今魁星阁是巴中市巴州区历史文化博物馆,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

  拾级而上进入阁内,展陈着巴州从远古至今的图文和实物,听工作人员介绍,反映魁星阁前世今生的内容是在二楼,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踏上既窄且陡的木梯去一探究竟。紧接着那位工作人员也跟了上来,在魁星阁的图文前为我一个人作了一番讲解——魁星阁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重建,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部分受损后进行过修缮,因为阁里原来塑有魁星而得名。

  魁星阁坐东向西,三层总高18米,各层建有回廊,木质斗拱抬梁式结构,造型不仅大方周正,还古朴飘逸,富有韵律感,所以被称作古建筑的杰作。

  见我意犹未尽欲登三楼,她赶忙劝导:不建议先生您再上一层楼啊,刚才看您上楼梯时小腿都有些发颤了。听罢,我对着她竖起大拇指:小妹好厉害呦,观察得够仔细的,今天上午刚刚爬了龙头山。她说,怪不得小腿看上去不太利索啊!龙头山我也去过的,走一圈绕山栈道,总共有1300多个台阶和近3公里山路呢,还是蛮吃力的,要不您还是跟我下楼吧!于是,我跟在她的身后,侧着身子扶着栏杆,挪着小步下楼梯,她还不时地叮嘱着我:慢着点扶着点。回到底层,我感谢她的解说和“保护”,她笑着说:现在好喽,刚才见您上楼的样子,我心里直打鼓嘞!

  毕竟“自由行”时间有限,再想去其他景点实在太赶,索性就在市中心逛逛街,顺便寻找机会去完成我到一地游览的“标配动作”——买一张当地风景明信片寄回上海的家里。

  没走多远,就看见了邮政储蓄银行,进去一问,这个只是银行机构而无邮政业务,男保安非常热心,告诉我继续往前走过三个有红绿灯的路口,就有个邮政所,不过下午五点就要关门的,让我抓紧去。我瞅了一眼银行挂钟,已过16点50分了。

  赶紧赶路,腿肚子随之又绷紧了起来。在第三个红绿灯的路口,看到了对面门店熟悉的邮政绿,欣喜之余也很无奈,横道线上亮着的是红灯,再掏出手机一瞧,时间已经17点整!人行道上的绿灯总算亮起,三步并作两步穿过马路,赶到邮政所门前,只见一位中年妇女刚刚锁门完毕正在收钥匙。我连忙上前打招呼说明来意,还告诉她我们明天8点就要发车离开巴中,你们邮政所开门的时间是8点半,现在买不到明信片的话,就只能留下遗憾啦。她想了想,让我跟她来到隔壁的邮政银行,她用本地话跟银行里的两位女青年作了如此这般的交待,然后用普通话跟我说:“你就在这等一下子,她们会帮你去办的。”我双手合十表示真诚谢意,她连连摆手“不谢、不谢”。其中一位姑娘起身,从里面房间拿出一叠巴中景点明信片让我挑选。我选好后,向她俩借了水笔写上收件人信息,并请其中一位到店门外,为我拍下把明信片投入挂在邮政所外墙上的邮箱里那个动作。在交谈中得知,邮政银行其实也是17点关门的,因运钞车还没过来,所以她们还留在了储蓄所里,顺便帮我完成了心愿——这真是运气爆棚呐!

  我掐着点赶回酒店,跟团友们一起坐车去吃晚餐。饭店供应的菜肴荤素搭配、色香俱全、盆大量足。知道我们来自上海,菜的味道都去辣而且做得比较清淡,团友们纷纷点赞!

  此次旅行社安排我们来到巴中市区吃一餐过一夜,好比是乘坐飞机途中更换和衔接航班的“中转地”,但就在这短暂停留的时间里,我遇到的这些人和碰上的这些事,令我不禁赞叹:巴中,“巴适得很”(四川方言,含有非常舒适丝滑、称心满意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