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西兰旅游,事先做好了攻略。据说那里的物价水平不低,人民币与纽币汇率大概是4.32:1,当地比较有名的特产,有奶粉、角鲨烯胶囊、牛初乳、奇异果等,我对这些没什么兴趣,就想买点新西兰邮票。
原本以为这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没有想到却一波三折,颇为不易。到达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的当天,正好碰到复活节假期,邮局关门,别说买邮票,连邮局的门都没有摸到。不过,当地导游安慰我说,虽然邮局关门,但有些礼品店也顺带销售邮票,在逛街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但实际上,节日里开门的商店不算多,我一直没有碰到顺带销售邮票的商店。
第二天,来到了皇后镇,复活节假期进行中,邮局继续关门。第三天,辗转来到基督城,这是仅次于奥克兰、惠灵顿的新西兰第三大城市,人口30多万,是我们新西兰之行的最后一站,如果在这里还买不到邮票,我就要空手而归。
我请跟团导游陪我去礼品店碰碰运气。来到了一家商店,导游与店主胖大姐叽里咕噜聊了好一会儿,胖大姐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儿,带我们来到了隔壁的一家店,指着门口的一排架子,貌似在说:“看,就是这个!”我一看,不禁大失所望,该店销售的是明信片而不是邮票。无奈之下,我们谢过胖大姐,继续看下一家。逛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找到。
下午,在逛景点的途中,我又向当地导游提出买邮票的要求,他二话不说,马上陪我快走几步,来到了一家百货店,说:“就是这里。”我不禁有些疑惑,难道又是出售明信片的?他陪我来到一个柜台前,这时,我看到有人正在往信封上贴邮票。原来,这是该百货店中一个专设的售卖邮票的柜台,我让导游转告我的要求,一是要买纪念邮票,不要普通邮票;二是要按照面值购买(别加价)。柜台小姐一声yes,就从柜台里拿出一版版邮票,让我挑选,我选中以后,她再一张张撕给我,我选了二十来张,其中居然还有两张咱们中国的蛇年邮票,让我喜出望外。
心心念念的新西兰邮票终于到手,很高兴。但真没想到买邮票会那么麻烦。这里面有语言不通的原因,也有文化差异的缘故,以至于别人逛大街、观风景、拍靓照,我却为了这小小的邮票四处奔走,还要央求别人帮忙做翻译,找邮局,委实累得慌。
不禁想起几年前一位好友去欧洲旅游,我随口说了声“帮我带几套欧洲邮票来”,好友满口答应。回国后,好友给我一大堆花花绿绿的邮票,有德国的、法国的、意大利的,还有珍贵的列支敦士登邮票。现在看来,为了我随口说的一句话,好友一定费了不少心思,但他闭口不提。现在想想,别人外出旅游,尤其是去国外旅游,最好不要让人家带东西,只有亲身体会过了才知道,确实挺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