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花山岩画

2025-04-22    作者:钱峻崖

042234.jpg

 

  今年3月,我以广西北海为中心,开启了周边深度游,首选了以前不大闻名,近年声名渐起的花山岩画景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现中华五千年文明巨幅长卷中第一幅画里的人形图案,就出自花山岩画,它于2016年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去年又被评定为国家级5A景区。

  花山岩画位于崇左市宁明县内,沿着明江(左江支流)河谷地带的悬崖峭壁而密集分布。踏上岸边木板步道,来到绘有岩画的临江崖壁下,仰头望去,迄今世上最大的单幅岩画跃入眼帘——整幅画宽220多米、高40余米,面积逾8000平方米,十分震撼。岩画呈赭红色,以屈膝半蹲式且张手半举臂的正面和侧面男女人形为主,兼有动物、铜鼓与头饰器件、船只与刀剑等工具图像共近2000个,其中最大和最小的人像分别约有4米和20厘米。图形大小不一,形象丰富多样,布局错落有致,场面恢宏生动,形象再现了战国至东汉时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左江流域的壮族祖先骆越人的活动场景。至于画面内容是朝拜祭祀仪式的呈现还是与洪水作抗争的记录,是民族语言符号的印记或战争得胜庆功的场面,抑或是巫术文化遗迹的反映……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花山岩画从距江面约2米处的岩壁开始绘制,图案多集中于5至20米高的崖壁中部,在上下几乎垂直的万仞峭壁上持续性、大规模地开展空中作画,古人是采取搭脚手架、悬挂吊绳还是其他什么方法做到的呢?花山岩画所用的赭红色颜料历经几千年风吹雨淋日晒而依然清晰可见,尽管目前已知其中含有赤铁矿、动物血及其脂肪混合而成的黏合剂,但成分组合里还混有哪些原料以及配料调制的比例各是多少呢?另外,社会生产还处于原始部落时期的骆越人,是出于什么原因而组织展开“悬空八只脚”的大工程,在高达40米的悬崖峭壁上绘制出这些古朴多姿、粗犷跃动的图像呢?这些都是未解的千古之谜。

  花山岩画是花山景区的核心景点,去那里需乘坐游船方可抵达。我们大巴司机在景区游客中心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直接驱车岜荷游船码头。

  上了游船,顺着蜿蜒曲折的明江直奔花山岩画而去。游船穿梭在喀斯特地貌的绵延峰岭和成片竹海树林之中,这些景色又层层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江水里,诗情画意、水天一色。导游一路上给我们介绍着经过的两岸景观——露出几颗獠牙的大猩猩山和一峰凸起的火焰山,形神兼备;曲线起伏柔和的睡美人山和略带夸张动感的八戒石,妙趣横生;双峰隆起的骆驼山和张开双翅的蝙蝠山,气势非凡;而处于高耸山间的殡葬洞和立于江岸同一处的黑白两道石,令人啧啧称奇。一小时的行船时间,就在观赏着不断涌入眼球的大自然鬼斧神工和骆越人神秘杰作的奇景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花山岩画也就近在咫尺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花山岩画景区游客中心往返岜荷游船码头之间,有短驳车可免费接送游客。如果时间宽裕,建议游览者在游客中心走一走看一看,它不仅整体建筑彰显着独特的壮族风格,在二楼平台还有非遗项目天琴的定时表演,非遗传习人一边弹奏天琴一边演唱壮族民歌,有兴趣的游客还有机会上台与表演者互动。特别推荐去中心三楼的“花山岩画数字化展厅”参观,它对被称为“无字天书”的花山岩画的形成脉络、保护价值、申遗历程、文化内涵作出了全面详尽的展示介绍与梳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