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九老”竹雕香筒

2025-04-17    作者:周进琪

041723.jpg

  我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香具形式多样,材质各异,工艺精湛。盛行于明清的香筒,便是其中一个种类。

  通常,香筒为细长的圆筒状,顶部有平盖,底部有承座,外壁雕有各种题材的镂空图案,以利香气溢出。使用时点燃线香,插在底座的孔内,套上筒体,袅袅香烟便飘逸而出,萦绕室内。竹子、紫檀、黄杨、玉石、象牙等制成的香筒美观实用,更是文房雅玩。

  我这只收藏多年的竹雕香筒,筒身修长,直径8厘米,高48厘米,上盖下底,镶嵌筒口两端的蒙口均由老竹根制作,简洁雅致。筒外壁满工雕刻的“香山九老”图案,取自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描述白居易、李元爽等九位古稀老者,在洛阳南郊龙门香山寺举办游山雅集,寄情山水的故事。

  此香筒构图壮观,层次分明。满目突兀的峭壁、嶙峋的奇石,古松蔽日,小径蜿蜒;低处流水潺潺,高处云遮雾绕,茂密的竹林营造出宁静的氛围。以通景形式表现的四组九位人物,由低向高依次出现,有的在山间小道上捻须低语,有的在松荫下专心对弈;有的在陡壁旁升炉烹茶,有的面朝空谷抚琴吟唱。所有人物身姿各异,表情传神。

  香筒外表莹润,呈棕红色,上下接口有绺裂细纹,记录了岁月的痕迹。刀法爽利纯熟,山石、松树采用斜刀深剜的高浮雕,立体感强烈;竹林则以透雕技法,营造虚实相生的意境;用浅浮雕及圆雕技艺创作的人物,也是风骨傲然。寸竹之间,每一个细节,都显示了匠人的技艺和品味。

  这只竹雕香筒堪称“材尽其美,工尽其巧,器尽其雅,格尽其高”,闲暇时,我时常细细观赏,再燃起一根沉香,置于筒内。望着从竹林山石的缝隙间升腾起的烟雾,闻着沁人心脾的幽香,对它的喜爱又多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