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爱小杯子

2025-02-06    作者:童孟侯

020616.jpg

  对于小杯子,我有特殊的喜好,一对一对的买了不少,家里的小杯子多得没地方塞了。我相信,古代文人也喜欢小杯子:“劝君更尽一杯酒” “一自君家把酒杯”“酒杯何故不教空”“莫恋醉乡迷酒杯”“世上谁堪共酒杯”……似乎离开杯子,他们相聚就没有了“手势”。

  我钟爱的小杯子也就那么几对——

  几十年前,我去了酒泉,不是去饮酒,而是去看看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没看到,却在商店里看见了夜光杯,一想,不是说“葡萄美酒夜光杯”吗?酒泉不正是夜光杯的产地吗?毫不犹豫买了两个(图一)。

  回到家把葡萄酒倒在夜光杯里,月光下,杯中果然闪闪发亮。真是懊悔,夜光杯是采用祁连山上的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做成的,有墨黑如漆的墨色夜光杯,有碧绿似翠的绿色夜光杯,还有黄色的夜光杯,我为什么不把各种颜色的都买一对呢?

  其实,夜光杯是不实用的,买家不会真的用它来盛葡萄酒,大多是摆着欣赏的。

  前些日子去七宝买蟹糊,顺路走进一家专门卖银器的店,忽然发现有小银杯出售,纯银的,分量很重,扎扎实实,好几千块一个。我琢磨,这纯银的杯子买回去又是舍不得用,又是当陈设。营业员猜出了我的心思,指着边上的瓷包银的杯子说:这个三百多块一个,很实用,是瓷器的,也是银器。我很中意,买了一对(图二)。以前皇帝用膳,先让太监用银筷戳一下菜,如果筷子发黑,证明菜里藏毒。现在用银杯泡茶喝,它能不能测出茶叶里残留的农药和化肥呢?

  在某个外国商品展销会上,一对斯里兰卡的茶杯吸引了我(图三),它色彩丰富,造型非常奇特。它自带杯托,杯托和杯子烧制在一起,分不开。我觉得两位一体省了不少事,没料到反而多事。用它喝茶,茶杯里的水被我一饮而尽,留在杯托里的一些水,倒了我一脖子!从此,我只能请它做陈设品。

  图四所示的两个杯子是在景德镇买的,紫砂的,造型非常沉稳,上面刻有图案,一个书生正在询问骑着老牛的牧童,图案旁刻有七个字:牧童遥指杏花村。

  用大杯子喝茶如同“饮驴”,唯有小杯子才能品茗。北风呼啸,寒气入骨,我一边喝茶,一边打开著名书法家张森写给我的隶书墨宝:“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怎么不能呢,天寒地冻,最好的时光便是和朋友一起喝茶,一杯接一杯,祛除了身上的寒气,那是何等的惬意和暖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