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是一种精细微小的工艺品,融书画艺术和雕塑艺术为一体。在牙、玉、石、竹、木、瓷等材料上进行极细微的雕琢,力求绘画入格,书法入帖,刀工入法,眼功入矩,以刀代笔,在毫厘之间刻下精美的书法或画作,称为细刻。其艺术特色是微中建宏,小中见雅。2011年,上海细刻被列入市非遗名录。
我家客厅的玻璃橱里安放着一块巴林石微雕。多年前,恰逢我生日,微雕大师樊星涛老师赠我一方7cm×5cm×2cm的巴林原石。石头四周无棱边,半长圆形,表面光滑,上半方左半边灰色,右半边褐黄色;下半方的大部皆是蒙眬的灰色,樊老师在石头右上方细刻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彼时,我儿子恰好在香港,他借这首词,宽慰我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整首词一百多字,仅占趾甲盖那么大的面积(13mm×18mm)。樊老师用刻刀剔除褐色表皮,刻下麦粒尖那么大的乳白色楷体字。用放大镜观赏,字迹端正,遒劲有力,且都是繁体字。在这首词的下方,还顺势画了两条相吻的鱼儿,一黄一蓝,像在溪水间游弋。
樊老师工书法,擅微刻,喜诗文,研声乐,有“中华神刀”之誉。他的作品曾获文化部金奖,多次被选为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