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话折扇

2024-07-11    作者:周进琪

071120.jpg

 

  在中国,折扇历史悠久,初名腰扇,汉末时已问世。《南齐书·刘祥传》记载,“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宋代,折扇开始流行,制作工艺日趋成熟,书画始见于折扇的扇面。这样的折扇,成为身份的象征和礼品。到了明清,由于众多文人和画家的参与,折扇的工艺质量和艺术品位有了极大的提升。众多学子科考毕,在扇面上题诗作画,相互馈赠。在文学作品中,在戏曲舞台上,折扇成了一种文化符号,被称为“行走的艺术”。明清时,苏州贡扇和杭州雅扇,以及南京“白如玉,光如镜”的折扇,都达到了制作水平的巅峰。

  一把完整的传统折扇,由扇面、大骨、小骨、扇头、扇钉,附扇坠、扇架、扇套、扇匣等组成。材质更是繁多。竹制的,有玉竹、棕竹、湘妃竹、紫竹、梅鹿竹、凤眼竹、佛肚竹等;木质的,有沉香、檀香、紫檀、乌木、楠木、黄杨;还有名贵的象牙、白玉、玳瑁、翡翠。数百年来,制扇艺人在细微之处不断创新,在方寸之地施展想象,花样层出不穷。单是扇骨上的扇肩,就有庙门肩、美人肩、平肩、无肩等形状;扇头更是变化多端,有简约的直方、优雅的古方、别致的水滴头、光润的圆头等60余种,且蕴含美好的寓意,彰显了传统艺术的典雅之美。

  折扇是陪伴我几十年的夏日好友,我珍藏着几把折扇,其中有徐秉方老师二十多年前赠予我的乌木折扇。这把大扇由苏州的制扇名家制作,它长33.3厘米,顶端排口3.3厘米,扇骨13方。底部是光洁圆润的和尚扇头,扇头两端镶有洁白细腻的牙片;起着启闭作用的轴心处,穿插一枚深色牛角钉。

  徐徐展开扇面,但见一幅《枇杷松鼠图》。葱茏的绿叶掩映着两串金黄的枇杷,中间一只俏皮的松鼠,翘着毛茸茸的长尾巴,仿佛在思考,哪只枇杷更甜呢?先吃哪只?扇背的洒金宣纸上,一幅有金石之气的书法,录有苏轼的词作《满庭芳·归去来兮》。画和书法,由徐秉方老师邀请常州的书画泰斗程舍予绘就,书写。徐秉方老师还在两片扇骨上分别镌刻了挺拔的竹子和“高风亮节”四个字,落款“竹人秉方刻”。这把珍贵的折扇,汇集了名家书画、大师雕刻和苏州制扇艺人的精湛技艺,在我眼中,更珍贵的,是徐秉方老师的浓浓情意。

  折扇,这小小的掌中之物,开则用,合则藏。轻摇,送风纳凉;品赏,蕴藉风雅。在传统文化中,扇与善谐音,是结交良友、广结善缘的象征;也有人用赠扇寓意分离。如今,扇子的实用功能日趋减弱,其艺术内涵依然令人着迷,具有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