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总局邀请黄永玉先生设计第一套生肖邮票时,他最心爱的宠物、一只叫做“伊喔”的小猴子刚刚死去。怀着纪念伊喔的情愫,他设计出了庚申猴年邮票。
我们一家曾爱好集邮,庚申年生肖猴邮票面世的时候,由于学习、工作的压力日增,集邮的兴趣不再。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父亲在上海偶然看到邮票展览,得知猴票已极具收藏价值,才动了拥有一张猴票的念头。
后来,母亲偶然从邻居处看到一些准备丢掉的信封。邻家儿子喜欢跟驻扎在村周围山头的解放军交朋友,有些军人复员回乡后,跟他保持通信,邻居家里就积存了很多信封。母亲知道我们有几本集邮册,里头插了很多类似的邮票,就跟邻居要来信封,其中就有两张猴票。
可惜,没有集邮常识的母亲,把信封上的邮票一张张撕下来,装在一只贴着邮票的信封里。那些撕下来的邮票,背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没有收藏价值。好在装邮票的那只信封上,邮票没有撕下来,这张邮票,恰好就是庚申猴票。尽管品相不太好,我们总算拥有了两张猴票盖销票。
后来,姐姐到加拿大游玩,偶尔到当地的集邮协会或跳蚤市场的邮票摊转转,淘到几张很不错的邮票。最有价值的,是一张英国印制、以天坛为背景的清朝宣统元年的邮票。
在那里,姐姐遇到一个也爱好集邮的华人,那人请她帮他在国内买一张1980年发行的猴票,说,如能买到,他愿意出一百元人民币。我姐姐费了一番周折,请老家的哥哥用一套加拿大新发行的纪念白求恩诞辰一百周年的四方联邮票,换到一张崭新的猴票。可是,猴票寄到加拿大,那位华人改变主意,不想要了。他这一反悔,反倒成全了我们拥有一张猴票的心愿。
过了两年,一位老师的儿子想到美国考托福,需要二三十美元报名费。老师写信,托姐姐代交,在信里说,要托人带给姐姐等值的礼物。姐姐推辞不过,为了让老师心安,也省去托人带东西的麻烦,就提出,请老师在附近的邮票交易市场买一张猴票,夹在信封里寄来。
姐姐当时想,如果能再淘到一张猴票,跟原来的凑成一对,就很满足。那时,一张猴票约合五十五元人民币。那位老师觉得,一张猴票抵不过三十美元,就买了两张崭新的猴票寄来。我姐姐因此拥有了三张崭新的“庚申猴”,连同两张盖销票,一共五张。这五张猴票,每一张都不是姐姐亲手购买的,但每一张都有故事。
“庚申猴”由名师设计,图案美观,还是雕版印刷,邮票上猴子的毛发,在阳光下像真的毛皮一样熠熠生辉,加上发行量少,又是第一套生肖邮票,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其珍贵程度,没有任何一张其他生肖邮票可以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