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追踪之旅

2023-12-26    作者:钱峻崖

122623.jpg

 

近日,我们参加环不列颠群岛12日游,不知是邮轮方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整个行程居然包括泰坦尼克号的建造和下水地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起航和乘客登船地英格兰的南安普顿、岸边停靠的最后一地位于爱尔兰南部的科克(从科克市的科布港开出后不久便撞上冰川)……游程带上了泰坦尼克号追踪之旅的意趣。

贝尔法斯特是北爱地区最大的海港城市,以造船业著称,泰坦尼克号就是该城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的杰作,我们乘坐的维多尼亚女王号也是这家船厂建造的,该厂至今还在正常生产,乃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厂。20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之际,一座世上纪念它的最大博物馆应运而生,外形定格了其撞上冰山的那个瞬间,视觉冲击力十足,入场门票被印制成当时的船票样式,充满年代感和怀旧况味,所以成为这个城市众多自然人文景观中最吸引人的打卡地。进入馆内,一扇当年的哈兰德与沃尔夫工厂铁制黑色大门赫然贴墙而立,透过玻璃窗户则能够望到该厂的现况现貌,厂名“H & W”(简称),传袭百余年依然夺人眼球,穿越感甚是强烈。当然最热闹的“景点”是沉浸式船头观景体验和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男女主角拥腰展臂的经典场景再现,人们可以坐在“船头甲板”的椅子上,面对巨幕播放出的声画影像音效,感受邮轮前行时劈风斩浪的颠簸、海天一色的壮阔,还可以站上搭建的仿真船头,与“亲爱的”一起模仿杰克和露丝的传世动作拍照留念。

馆内展陈的实物与模型、内容与形式非常丰富和多样,从所陈设的该轮龙骨的部分模型和复原的客房布置装饰中,就可窥见其规模的宏大、工艺的精湛以及奢华的风格,令人赞叹。船上遗物陈列中有旧鞋、袜子、首饰和麻绳、毛毯、救生衣,还有生锈了的船舵等。特别吸引眼球的是一架小提琴,它被一根支架支撑着孤零零地竖立着,完好无损、成色依旧,仿佛无声地述说着当时突遇不幸的紧张慌乱以及人们遇难前努力保留的尊严。馆内高悬着沉船的四层模型,周边以投影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现船只下沉的整个情景,更用一面黑底白字的“巨幕”墙,显示713个幸存者与1512位遇难者的名单。临近出口处,是黑色大墙加白色英文:不让悲剧重演。真是触目惊心,被震撼到了!

我们上下邮轮的码头便是泰坦尼克号行程的始发地南安普顿,历经工业革命和科技发明的百余年岁月淬炼,码头已经难寻当年泰坦尼克号开启时的印记。由于我们的行程里只是把它当作码头而已,所以来去都是匆匆,虽然听说该市建有泰坦尼克号纪念馆和纪念碑,但是无缘一睹它们的真容,留下了小小的遗憾。

科布是一个古朴迷人的海滨小镇,港口建在科克天然海港大岛上一座陡峭的小山冈旁,沿海岸线的一长溜房屋外墙色彩缤纷,成为一道十分亮眼的风景线。让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英国女王从这里第一次踏上了爱尔兰的土地,令南来北往游客印象深刻的是,这里是泰塔尼克号沉没前停靠陆地的最后一站。

我们的邮轮才驶入科布的河湾,就远远看见码头岸边小山坡上,有一幅大大的泰坦尼克号宣传画,原来是在为科布小镇上的泰坦尼克号纪念馆打广告呢。漫步科布港街头,在宣传橱窗里张贴的城镇发展沿革纵览的图文中,发现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事件也位列其间。

如果说贝尔法斯特的泰坦尼克博物馆属于“第一世界”的话,那么科布港的泰坦尼克纪念馆只能是“第三世界”矣。一栋不大的米黄色的楼房,插挂着泰坦尼克号的船旗,半圆形的门楣上制作了红底白星的泰坦尼克号标志,外墙一侧的顶端还钉上了泰坦尼克号的英文字母和徽标,这些都非常引人注目。迈上不宽的楼梯和通道,里面设有售票亭和进口处,都逼真还原了泰坦尼克号的相关设施,比如出入甲板的大门等。

由于邮轮是在傍晚时分停靠科布港的,下船来到泰坦尼克纪念馆时,展厅已经闭门谢客了,好在纪念品商店还灯火通明地营业着。面积大约50平方米的商铺内,T恤衫、小玩偶、大海报、练习本、粘贴纸、冰箱贴、画册等常见的纪念品应有尽有,我买了一张明信片贴好邮票并写上家址,将它投入该馆门口的绿色邮筒寄回上海,既留下了一份难得的“实体”回忆,也算为泰坦尼克号追踪之旅画上了一个美好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