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游新疆,在号称“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的赛里木湖,我们夫妻俩有幸品尝了目前最走红的冷水鱼类高白鲑。
那天坐上景区大巴车,听身边的游客说,大巴车绕湖一圈约93公里,需要整整4个小时。我忍不住问司机师傅,途中有没有吃饭的地方?司机回答,尽管放心,不但有,而且还不止一个景点供应餐食呢。健谈的司机师傅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了:很早以前赛里木湖里就有好多好多鱼儿爱吃的磷虾,然而奇怪的是,湖里却没有鱼。人们努力尝试,直到上个世纪末,从俄罗斯寒冷的地方引进了高白鲑等冷水鱼类,才终于养殖成功。
虽然新安家的鱼生长缓慢,而且还不能在湖水中自行繁殖,但是总体生长状况良好,能够维持每年正常的投放与捕捞,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了。他强调说,你们难得从很远的地方来,都应该尝一尝高白鲑,饱饱口福。
参观了大天鹅、点将台等几个景点后,来到饭店。只见一溜排的平房里鱼贯列着三四家窗明几净的饭店。近湖的两家,都以高白鲑为店招。司机领我们走进其中一间,里面放着七八排桌椅,已经有好几个游客捷足先登,正在大快朵颐。我坐定身子,看了一眼服务员递过来的一份菜单,我的个乖乖,正反两面,清一色的都是高白鲑菜品呀。
老伴浏览一阵,点了油煎高白鲑鱼块、生炝高白鲑鱼段,以及一份高白鲑馅的水饺,不大一会就上桌了。油煎的小鱼块,又香又脆。生炝的鱼段背黑肚白,色彩鲜明,大约有成人手背那么宽,口感细腻、回味绵长,类似于苏浙沪一带的人们喜爱的糟货口味。水饺一份16只,个头虽袖珍,味道相当鲜美。最后结账时共付了234元,价格倒也不算离谱。
饭后,好奇的老伴向店老板提出想看一眼养在店里面的活的高白鲑。年轻的店老板笑着回应,高白鲑只要从湖里捕上来,就养不活了,百分之百的都是冷冻保鲜,所以要求虽普通,却还真的没办法满足。老板接着又幽默了一下,为了弥补缺憾,送给在场的每位客人一瓶“高白鲑”品牌的纯净水,大家带到路上喝。
离店之前,大伙还纷纷解囊,买了些包装好的高白鲑加工食品。我们也买了一袋,回来后给孩子品尝。儿子说,味道很好,挺有嚼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