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很小,甭说和上海的崇明岛相比,就连长兴岛也比它大几倍。涠洲岛总面积不到30平方公里,简直是个“袖珍岛”。岛上没有出租车、网约车,也没有公交车,有的只是电瓶车和小型旅游观光车。岛上的民宿不少,价格也不贵,一般都含码头接送。不过,从北海出发登岛的往返船票要300元,比上海到崇明的快船贵几倍。
涠洲岛地处广西北部湾海域的中部,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在海水与海岸的相互作用下,又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蚀下,涠洲岛海岸基石也出现了诸如海蚀洞、海蚀沟、海蚀崖以及海蚀蘑菇等特有的地貌景观。
也许是心理作用,走上涠洲岛我仿佛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焦味”。涠洲岛上有许多处火山喷发的遗迹,其中最典型的大概要数鳄鱼山火山口。漫步在岸边木栅栏桥之上,一边是鳄鱼山巍峨屹立,一边是海滩边发焦的黑石礁蜿蜒向前,一望无垠。路上还随时可见深不见底的海蚀洞。
“滴水丹屏”离我住的民宿不远,它的特色不是广袤的海滩,而是岸边巨崖岩层上一年四季都涌动着水珠,真不知这水是从海里冒出来的,还是天上落下来的。此外,由红黄紫绿青五色相间的岩石形成的悬崖峭壁也非常吸引眼球。那高耸的岩石,纹理十分清晰,崖顶之上藤树缠绵,红花绿叶点缀崖头,旖旎多姿。
五彩滩位于涠洲岛东部,据说因为退潮后,大片经过海水浸泡的海蚀平台裸露出来,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而得名,是岛上观赏海上日出的绝佳地点之一。遗憾的是我们去的那天没有太阳。
最让我称奇的是小小的涠洲岛竟然还有传奇的“三婆庙”和天主教堂。中西合璧的宗教文化数百年前就在这个弹丸之地相遇碰撞。
当我坐船离开涠洲岛再回首时,猛然觉得,它小中有乾坤,仿佛是一本含有丰富历史底蕴的书籍,阅读它,是需要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