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花街”

2023-02-21    作者:苏新民

在云南省的傣族中,有一支系叫“花腰傣”,主要分布在玉溪地区的沅江县和新平县境内。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初六,新平县戛洒镇都要举办“花街”旅游文化节,以展示花腰傣族独特的民俗风情。一次到云南旅游,有幸赶了“花街”。

快到寨子时,路上走来几位妇女,她们戴着斗笠,着装艳丽:衣裙以黑色为主,上面绣着各种颜色的花边;最突出的是腰上缠着好几圈花带,把她们窈窕的身段充分显示了出来;每个人耳朵和胸前都戴着银饰。开始我以为她们是业余宣传队的演员,后来才发现,当地花腰傣族女性,无论年纪大小差不多都是这种装束。许多年轻的妇女腰上还挎着个编得十分精细的有盖子的小竹箩,就像城市妇女的拎包,里面装着女主人的随身用品。

走进寨子,演出尚未开始,于是先四处看看。寨子里房子盖得很密,小巷的道路都是水泥路面,不时有摩托车和自行车来往。寨子中有公用的水池,水池安装有多个水龙头,水龙头下有人在洗头,有人在洗菜,有人在洗杀好的鸡和羊,准备拿到街子上卖。我看到寨子中的每一个妇女都穿着本民族服饰,而且都穿得整齐、干净,头发都盘成高髻,而男性则与汉族的穿戴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是过年期间,有好几户人家都聚着些人在屋里喝酒,主妇在厨房中忙着做菜,有一家在煎腊肉,香味四溢。他们看到我,都热情地邀请进屋喝酒。我说,我不会喝酒,当然主要是不好意思。我说想到楼顶上看看,主人立即放下酒杯,领我上楼。这是一幢三层的砖墙水泥顶房。除了客厅有沙发、电视等物件外,其他能看得到的房间,都堆放着农具、各种粮食。楼顶是寨子的制高点,四周鳞次栉比的屋顶上晒着各种色彩的衣物,与寨子边几棵高大的木棉树上火红的花朵遥相呼应,一派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时,中心花街那边传来了锣鼓声,我忙告别主人赶往中心花街的文艺演出广场。

演出先是新平县歌舞团的节目,再是戛洒镇宣传队的节目。舞台侧边站立着一群花腰傣族少女,长得水灵灵的,一个比一个漂亮。台上台下着装基本一致,所以引得大部分摄影者的长枪短炮对准了台下的那一群。她们倒也不回避,大大方方地让人横拍竖拍,没有一人拒绝或躲开。广场周围的绿荫下是村民们摆设的小吃摊。有临时搭起来的灶头,大铁锅里煮着整只的羊或牛杂碎,还有卖花带、卖竹编工艺品的。一些个体户也运来了一箱箱的矿泉水、可乐等饮料。这就是“花街”——集市贸易+文艺演出。

由于来赶“花街”的人多,回昆明的汽车排成了几公里的长队,有的人在议论:来的人太多,艺术节的内容少,我看明年恐怕不会有人来赶这样的“花街”了。但我却认为,只要花腰傣的“花腰”特点还继续保持下去,今后来赶“花街”的人只会增多不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