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我们去湖南长沙的,不只是蜚声世界的橘子洲和人流如织的黄兴路商业步行街,还有与长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代表——四方坪商贸街夜市。
兔年正月初二的微雨中,我们抵达了酒店。得知我们是来四方坪商贸街夜市吃、游的外省人后,酒店前台工作人员有些惊讶地望向我们:“这个时候啊!可能还没有开业哟!”她的意思很明确,绝大多数商家都回家过年去了,春节期间,没啥人!
短暂的失望后,我转念一想: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既然跋涉千里而来,好歹得去看看。
拐过一条小巷,一整面记载四方坪商贸街历史的大墙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墙上的巨型文字告诉我们:如今的四方坪街道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经是长沙制药厂、搪瓷厂、肥皂厂、热水瓶厂等轻工企业聚集地。到本世纪初,这里才建为安置小区。安置小区建成后,小区底楼商铺的餐饮店慢慢有了人气。2021年,通过提质改造,在种种现代媒体的传播及推介下,“四方坪商贸街夜市”一夜间走红网络,很快地,这里成为长沙市又一爆款网红打卡地。
不过,营业中的店铺确如酒店前台工作人员所言,寥寥无几。一路走过去,户户卷帘门紧锁。家家店铺门前,炮仗留下的纸屑一片鲜红——大概是店家们歇业时燃放的,它们见证着这里年前的繁华与热闹。可惜,我们来得真不是时候,只得悻悻离开。
下午,我们在酒店周围转了转,竟找不到一家卖热食的店铺。夜色缓至时,我们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踱向夜市,准备再试试运气。出乎意料的是,那些门店虽依然大门紧闭,但由临时推车组成的夜市一条巷中却已是人头攒动,灯也亮起来了,各种小吃的味道在空气中混合酝酿,升腾着长沙人间烟火的温暖。
我们走近了瞧,只见那“拉丝芝士玉米”,玉米粒颗颗饱满,加热后的芝士在老板手里像变魔术一样拉抻为丝,丝丝纠缠,欲断还连;那“大葱烤肥肠”,东北甜大葱穿着一件金黄的肠子,烤架上的肥肠正滋滋冒油,切段,入口,大葱香甜可口,酸萝卜中和了肥肠的油腻,肠、葱、萝卜的搭配可谓天衣无缝;那在南京红极一时的梅花糕,顶着“南京排队王”的名号,吸引顾客的方式霸气侧漏——“长沙,我们来啦!”果然赢得饕客无数;海货墨鱼并非湖南本地特产,但卖家深谙经营之道,懂得如何拉近与长沙人的距离——“堂客,看!这墨鱼比你脸还大!”湖南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堂客”,店家卖的那“卤水大墨鱼”果然比美女的脸盘还大。
不止这些,“老北京爆肚”“东北烤冷面”“草原肚包肉”“新疆羊肉串儿”“老上海牛肉饼”“海南鲜椰汁”“台式姜撞奶”……各地小吃、饮品云集于此,皆受热捧。当然,生意最好的非 “长沙臭豆腐”莫属,但见每一家卖臭豆腐的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龙。长沙是一座开放而包容的城市,既容纳天下美食,又彰扬潇湘特色——“岳阳纸厂铁板烧”“常德大排档”“宁乡兰花干子”……琳琅满目的湖南美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这条小巷长不过百米,我们边买边吃边逛,很快走了一个来回。一位卖特色炒面的大姐刚匆匆摆开锅灶,点火开张。我微信扫码付款后与她攀谈,问她怎么这么晚才来摆摊。她说,本计划初六才营业的,两个小时前,她才从正在这里营业的朋友处得知,今天的生意火爆到了近三年的天际线,她和丈夫就立即从长沙乡下赶回来了。她说:“这几年,受疫情影响,生意一直不太好,年前还封过一段时间,没挣到钱,这下好了,终于稳定了!”
她的话语是激动的。她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劳而有获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