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与妻子跟团去北非的摩洛哥旅游。飞机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经多哈转机,直抵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 。5天行程,游览了拉巴特、非斯、得士安、丹吉尔等地独具阿拉伯特色的古城、清真寺和城市风光,尤其是宁静淳朴的舍夫沙万小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
海拔564米的舍夫沙万位于摩洛哥西北部,1471年建于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中。由于镇上大多数民宅的门、墙壁、石阶被涂抹成深浅不一的蓝色、雪白,故又称为“蓝白小镇”。据说,最初涂抹成蓝色是为了驱蚊。另传,二战时犹太人避难此地,将象征和平与天堂的蓝色涂刷在屋外墙上,后来渐成蓝白相间的山城。
我们到达舍夫沙万小镇已是午后。天蓝云白,阳光和煦,气温宜人。导游将我们带到小镇中心,宣布再次集中时间,吩咐注意事项后,便让我们自由活动。
小镇依山而建,巷道高低起伏。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我们顺着石板铺就的逶迤街巷,忽上忽下地行走在蓝白色彩的居屋巷道间 ,仿佛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 。见到当地人并不多,许多民居房门紧闭。随处可见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 ,或拍照留影,或询价购物,无人喧哗,大家入乡随俗,自觉维护小镇的宁静。
路上偶遇出殡队伍,男女老少好几十人,没有混乱拥挤和大哭小叫,平静的脸上看不出悲伤,大家不急不慢朝前行走,仿佛送别即将远行的亲人。看着出殡队伍静静地走远,我的心灵受到震撼。
小镇上不少家庭开着小店,屋内陈列着各式商品,甚至门上、外墙上也变得琳琅满目。我猜想,其中肯定有来自中国浙江义乌的商品。而年轻店主只关注手机屏幕,不吆喝招揽顾客,甚至懒得抬头看上游客一眼 ,好像生意好坏与己无关。
一间蓝色屋门前的石阶上,三个穿着咖啡色衣服的女孩正相聚玩耍,年龄稍大的女孩透过手中眼镜,好奇地看着另一女孩的脸,可能觉得怪怪的,三人都天真地大笑起来。
夕阳将要落山时,我们不知不觉来到镇政府前的广场。只见几位老人悠闲地坐在石凳上聊天,儿童们驾驶着电动玩具车,欢快地在广场上转圈 。由此可见太平祥和的生活景象。
在前往集中点途中,巧遇一位约50岁、拄着拐杖的中国广东游客。出于好奇,我主动上前搭话。闲聊中得知,几天前他随团来舍夫沙万游玩,不小心脚踝受伤,治疗后租房住下,每天下午拄拐杖散步。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我担心他的安全。“这里很安全的。”他告诉我,再需休息一周即可回国。分别时我祝他早日康复,平安归家。
虽然我们在舍夫沙万只作短暂停留,但对小镇居民慢节奏生活印象深刻,由衷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