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巧的故事(五)

牵肠挂肚

2021-06-24    作者:马晨亮

  

1.jpg

  四月,肉松第一次夜不归宿。这天,大儿子打篮球时摔倒骨折。急诊,复位,拍片,我们夜里12点才回家。次日6点出门换医院拍CT。我们猜,肉松在窗外看到家里没人,就离开了。

  这次,它连着3天没回来。我准备了“寻鼠启事”,希望张贴出来之后,周边的邻居相信它是无害的。每天看肉松回家直播的宠物天空群友陪着我一起担心,有群友在篱笆网翻到一张松鼠在某幢老房子窗台上闻泡菜坛的照片,一看体型,我就认出是肉松,马上跑去那幢房子的门洞下面呼唤它。

  为肉松担心的这几天,我们认真地讨论过,给肉松自由,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肉松学会了在外面玩耍,却没有寻找食物的能力。它只是跟人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依然很容易因犯馋被捕获。我和孩子们都认为,它没有不回家的理由,除非遇到了不测。好几次,我们抱在一起抹眼泪。

  转机出现在一天下午,老公出门,突然听到“巧巧巧”的叫声。抬头一看,小肉松飞快地从树梢奔了下来,顺着他的肩膀跑下来,钻到他手心里发嗲。

  小肉松瘦了,毛也不再光滑柔软。因为好几天没洗澡,它身上还有灰土味。孩子们狂喜,抱着它打转。我和老公更开心——它很安全,学会了在外面生存和过夜。可以肯定,它有了可依靠的朋友,有了可以安心入睡的住所。

  此后,它偶尔回来看我们,甚至住一晚,还会在小脚受伤后回来治疗。我和老公在窗上装了方便它进出的小门,在几个必经之处摆上它喜欢的坚果,在小区里一棵树的高处挂了水壶,确保它有洁净的饮水。

  它会在树上呼唤我们;也会在我们目力所及的树上午睡。肉松长成了一只机敏骄傲的成年松鼠,抬头看到它,我会特别得意——这是我们养大的,然后花了三个月放归自然的小松鼠啊!英俊又快乐!

  今年六一,我们相遇一周年了。这一年,我们再次体会到了喂养宝宝的不易,体会到了孩子长大的感觉,还深深地体验了“放手”那一刻的揪心和牵挂。

  天气渐渐热了,我们习惯了小肉松隔三差五不回家过夜。为了摄下它的样子,一解思念之苦,我们在窗台上装了监控器,给监控器戴了伪装的小帽子。每天,全家人都要回看监控视频,看看肉松是不是回过家了,有没有吃给它留的食物,是不是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