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武康大楼

2021-05-04    作者:周晓华

   

1.jpg

2.jpg

3.jpg

  建于1924年的武康大楼(原称诺曼底公寓),位于淮海中路1842-1858号,由万国储蓄会出资,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因其建筑造型独特,积淀厚重文化底蕴,曾有不少文化名流栖居,如今近百年的武康大楼成了游览观光打卡地。

  曾经多次路过武康大楼,我被那别致的船形建筑深深吸引。去年金秋的一个午后,我与妻决心前往百年老楼踏访 。

  抵达淮海路天平路口时,我看见绿地前有不少举着手机、相机拍照的市民和游客。在人群空当处朝前眺望,原来此处为最佳观“楼”点。蓝天白云、太阳光影将武康大楼衬托得古朴典雅,庄重大气。赶紧取出相机,对焦“咔嚓”,将武康大楼雄姿定格。

  步入武康大楼门厅,正欲上楼,被大楼管理员叫住。“外来人员进楼需业主带领才行。”年轻女“楼管”笑着补充道。她的提醒让我想起居住楼里的朋友徐君。打通手机,徐君说在外办事,可以让邻居带上楼。挂断电话,等了片刻,一位中年女士下来热情打招呼,我们随她乘电梯上楼。

  大楼电梯为栅栏门,扇形时针式楼层指示,给人时光穿越的感觉。李女士有事告辞。我们先乘电梯至顶楼,然后由上往下逐层参观。

  大楼走廊宽敞,悄无声息,户门紧闭。灰色地砖、黄褐壁砖、白色廊顶,均年代久远和厚重古朴;长长过道上不见杂物,干净整洁;自然光透过明净的长排钢窗,将走廊照得非常明亮。我们尽量放轻脚步,以免惊扰住户。走廊转角靠窗放着花草,静寂中增添了生机。站在宽大钢窗前,朝外眺望。近处翠绿的树木、红褐的尖顶老楼,与远处白色现代大厦、晴朗湛蓝的天空,将老城厢组合成一幅美丽画面。

  拾级而下,来到四楼平台。几百平方米的平台四周摆放着各式花盆,以及用板材制成的花箱,不知名的绿植长势茂盛,花开艳丽。平台既是空中花园,也是休闲场所,可赏花晒阳,纳凉闲聊,放松心情,锻炼身体,还可坐在长木椅上小憩。

  武康大楼走红不仅因为建筑优秀,而且因为近百年来入住过大楼的中外富豪、各界名人的经历和轶闻。在百年老楼中徜徉,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耳熟能详的巴金、赵丹、黄宗英、上官云珠、秦怡、孙道临、王文娟等文艺大家的身影……

  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说过:“每一座个别的建筑,都是构成一个城市的一个‘细胞’。”“对于城市的面貌起着极大的作用”。(《梁思成谈古建筑艺术》)武康大楼不同凡响,而紧邻的武康路则被誉为“中华历史名街”,拥有优秀历史建筑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其中有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的故居、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旧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故居、大文豪巴金故居等。午后金色阳光映照在老洋房的尖顶红墙上,透过梧桐树叶倾洒在幽静的柏油马路上,光影斑斓,充满韵味。

  随着经济发展,一些花园洋房底层装修成了咖啡室、酒吧。弄堂空地也成休闲广场,商家撑起阳伞,摆上桌椅,卖起茶点。游人点上一杯咖啡或香茶,坐着慢慢品尝。一对情侣边喝咖啡,边看手机,圆桌中间一只花猫旁若无人地趴着晒太阳,让人忍俊不禁。

  踏访武康楼,兜兜武康路,仿佛翻阅一本史书,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