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遗产”

2021-02-09    作者:王妙瑞

  

  源远流长的“非遗”美食,在我眼里是别样的“遗产”,旅行中偶遇了,那绝对舍不得错过。

  北方种麦,面食之香有历史的回味。有一年到山西旅游,去了平遥、云冈、悬空寺和五台山等观景,中午和晚上的团餐一般,心有不甘,因为没吃到“猫耳朵”这道“遗产”。返程要从太原坐飞机回上海,包车司机把我们一行拉到太原面食店,品尝“猫耳朵”。这种面食早在北魏的《齐民要术·饼》一书中就有记载。现今在山西民间的制作方法多达几十种,两根手指或一根筷子便能成型,有叫“疙朵儿”“辗疙瘩”“珍珠疙窝”等等,配上羊肉炒酸菜,的确别具风味,面疙瘩根本不能与它相比。在面食店点了一碗素食青豆“猫耳朵”,筋滑爽口,令人难忘啊。

  有一种饼延续了1800年的历史,被称为“可以吃的文物”。它叫周村烧饼,属于国家级非遗,出自山东淄博。在济南旅游时我被诱惑到那里,一是为了看蒲松龄故居,二是为了吃这个烧饼。该饼大小与上海的大饼相似,厚度只有大饼的六分之一吧。以酥、香、薄、脆著称,其配方保密。特别是烘烤的火候,非名师高手,难以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当下机器做饼多了去,但行家说做周村烧饼不行。做饼人的一双手要像电子感应器一样,掌握着烧饼的细微变化,确保它的色泽和口味一致。我隔着玻璃窗看高手制饼,短短几秒,一张撒满了芝麻,香气扑鼻的薄饼,穿越了千百年的时空,与我的味蕾相拥,留下难忘的甜味或咸味。

  南方种稻,精美糕团刻出岁月印痕。在浙江诸暨,见到一种由糯米粉和7种食材如野生土蜂蜜、芝麻、花生、玉米、香榧子、麦芽糖、猪油做成的豆糕,味道非常好。当地传说《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外出写生,常带这种豆糕充饥,后来被当地人叫做黄公糕了。想起蒲松龄无这种幸运,他创作《聊斋》时吃过不少周村烧饼充饥,而后人却没有将烧饼称作“蒲公饼”的,多少有点遗憾。鱼米之乡的江南特产点心太多。去古镇平望旅游,一款冰雪糕两种味,薄荷凉、玫瑰香,这在上海从未见过呢。熟悉的油墩子,在黎里古镇是用糯米粉做的,只有猪肉和豆沙两种。清朝乾隆爷吃了叫好,还留下墨宝点赞呢。云南过桥米线也是很有特色的小吃,郭沫若赞誉它是“云南食品中一朵瑰丽的山茶”。过桥米线产生于明末清初的蒙自县,汤料上乘,佐菜丰富,吃法独特,味道鲜美。现在云南“过桥米线”连锁店开到了上海,离我小区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家,我进去吃过。但在云南当地品尝感觉又不一样了。碗,一模一样,以大著称。而氛围则亲切多了,50年前老部队从云南调防到四川,那一口云南话我熟悉,就像“阿诗玛”的温柔声音,听起来舒服。穿民族服饰的女服务员说,上海是我们云南对口扶贫城市哟,谢谢大上海的支持啦!耳闻点赞,不好意思又买了一碗,“遗产”吃出了情感互动。

  非遗美食凝聚了民间的智慧和手艺,旅途中我又吃又带,回家后“遗产”送人,好评中增添了一份浓浓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