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最后一颗恒牙

2025-09-18    作者:李 涛

  成人应该有28至32颗牙,而我已至耄耋,恒牙陆陆续续掉了。它们非常照顾我,往往采取缓慢、悄无声息的方式,没有疼痛,不出一滴血,每天稍微与牙床分开一点点,直到实在无力支撑,东倒西歪,才恋恋不舍地自行脱落。最后我的下颌只剩下一颗牙。它独立唇边恪尽职守,不离不弃。我被如此忠实的身体零件所感动,加倍爱护它,但它还是让我吃不了饭,嚼不动肉,咬不烂蔬菜,只能以流食或半流充饥。时日稍长,我明显营养不良,形销骨立。不行啊!我得另找办法解决。去了好几家口腔医院,牙医无一例外地回答:拔掉!然后做下颌半口吸附式义齿,就可以顺利用餐了。

  然而,对老年人来说拔牙不简单,不能随随便便就付之于行动。我曾经看到一位朋友因为拔牙而被送进抢救室,后来才知道,如果心脏有重疾、血压非常高,绝对不能拔牙;也不能为了省事,一下子拔好几颗牙。我对拔牙过敏,医生的钳子刚伸进嘴里,我就差点晕过去了。医生连连摇头:不能拔!就这样,我这颗坚强的下颌独牙,只能驻守岗位。对于我是否能吃东西,它是下决心不管不顾了。我只好找出以前做的那副下牙作为过渡,花了不少钱请牙医把已经掉落的5颗牙用假牙添补,然后挂在这颗忠心耿耿的恒牙上,让它担负起一整排假牙的咀嚼力。有人说它坚持不到一两个星期的,这钱白花了。我想了好一会儿,结论是总能勉强用上一段时间吧。没承想,时间过去一个月、两个月,都是维持原状,到了5个月了,这颗牙还是好好的。因为有其他假牙帮衬,我可以勉强对付煮得烂一些的蔬菜,甚至肉类了,基本保证了身体的营养所需。差不多半年后,位于下颌的这最后一颗恒牙,开始松动,不久自行掉了。于是,我去装了半口义齿。

  现在想来,我当时面临拔牙与不拔牙的时候,做出了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正确选择,避免了拔牙可能带来的伤害。在对于恒牙的两难选择中,此经验可供借鉴,甚至有一点哲理意味值得思考,故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