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2025-04-14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 陈 超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俗称前列腺肥大)是以前列腺间质和上皮细胞增生为特征的,中老年男性的多发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甚至尿液无法排出。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组织学上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初通常发生在40岁以后,到60岁后大于50%,80岁时高达90%。有研究表明,亚洲人可能较美洲人更易于产生中重度前列腺增生相关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前列腺增生可引起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尿路出口梗阻症状,久之可引起双肾积水乃至肾功能受损等严重后果。

  中医药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长期的临床实践,针灸是其治疗方法之一。针灸对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历代文献皆有记载。《灵枢·四时气》说:“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针灸大成》说:“小便不通,阴陵泉、气海、三阴交……复刺阴交、大陵。”现代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其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安全可靠,且完全无毒副作用。

  上海市名中医陈跃来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针灸治疗排尿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及机理研究,针刺时运用“感传针法”,强调“气至病所”等技术要点,针对前列腺增生肾气不足、气化失常的主要病机,针刺腹部任脉之穴(中极、关元)、肾经之穴(大赫)、肝脾肾三经之穴(三阴交)等,达到补益肾脏、通利水道的作用。中极、关元、大赫三穴位处下焦,贴近膀胱居处,系膀胱之气会聚于腹部之所,对水液代谢有调节作用,也是调节膀胱功能的理论基础;三阴交归属于足太阴脾经,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通调肝脾肾三阴经之经气而恢复膀胱气化功能。所选穴位除了依据中医脏腑经络相关理论外,还与相关穴位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针刺这些穴位所及的穴下神经可调节神经兴奋性,有效改善膀胱代偿功能。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并非一蹴而就,患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按疗程坚持治疗,一般建议每周治疗2~3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朋友们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久坐、清淡饮食、适度饮水、规律作息等。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做一些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的有氧运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对缓解前列腺增生症状也有帮助。​

  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同时为那些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及存在手术风险的中老年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希望患者在医生的帮助下,根据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重获健康与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