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癌的筛查与防治

2024-06-11    作者: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耿 慧 主治医师

  消化道癌主要有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在我国,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主要与人口老龄化和肿瘤体检及筛查的普及有关。国家癌症中心与国际肿瘤研究机构2022年联合发布了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在中国前十位的癌症中,消化道癌发病率占据其中的3位,分别是位居第二的结直肠癌、第五位的胃癌、第七位的食管癌;死亡率则分别为第三位的胃癌、第四位的结直肠癌、第五位的食管癌。

  远离消化道癌的关键是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筛使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因此,早癌的筛查与防治对于降低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消化道早癌常见筛查方法有哪些?

 

  消化道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和饮食关系最为密切的癌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致癌因素日积月累,易诱发癌变,但其由正常到癌变有较长一段时间,只要及时检查就能在肿瘤的早期发现病变。

  1.胃肠镜——最有效、最直观的筛查方法

  消化内镜(又称胃肠镜)检查是消化道早癌最直观、最有效的检查方式,也是最优选的检查手段。建议45岁以上人群最好将胃肠镜检查作为体检的重要内容,然后根据首次检查的结果,作为后续胃肠镜随访的依据。如果首次胃肠镜检查结果只是一般炎症,那么可以3—5年复查一次或遵医嘱复查;如果检查发现有问题(如糜烂、溃疡、息肉等),那么应该1年进行1次或由医生依据检查结果决定何时再来接受复查。

  如果本身有肿瘤家族史或直系亲属是消化道癌患者,或生活在消化道癌高发地区,或有不良生活习惯(如经常进食高盐高脂的纤维素饮食、腌制品或过烫过硬食物,进食过快,经常抽烟喝酒吃烧烤等),或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些因素都是消化道癌的高危因素,即使没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也建议尽早做胃肠镜检查。

  2.粪便隐血试验——最简易、可批量的筛查方法

  对于消化道早癌的发现,粪便隐血试验有时可能是最简易、最先发现症状的检查方法,对消化道癌引起慢性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消化道溃疡性出血,可呈间断性阳性;而消化道癌症引起出血,则呈持续性阳性。因此,粪便隐血试验可作为良、恶性出血的一种早期检测和鉴别手段,被广泛用于消化道癌症大批量筛查的检查手段。

  3.影像学检查——不用作常规筛查,用于联合诊断

  影像学检查的方法中,X线、B超、CT等方法有时在确诊消化道癌中也有重要的作用。食管肿瘤阻塞程度不太严重的病人,经食管B超可以量得肿瘤侵犯食管的深度,以及附近是否有淋巴转移,是食管癌分期的重要参考,食管造影可以帮助了解食管癌侵犯的长度以及有无产生食管瘘管;胸部CT检查可以充分显示食管癌病灶大小、肿瘤外侵范围及程度,全腹部CT检查可以观察胃、肠道肿瘤病灶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有无局部淋巴结和其他脏器的转移。

  4.其他方法

  碳13呼气试验:人体胃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是用来诊断人体Hp感染的试验。该检查具有无痛苦、无创伤、快捷、准确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以作为胃早癌筛查的重要检测方法。

  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到。常见的消化道癌的肿瘤标志物有:CEA、Ca-50、Ca19-9,Ca24-2、Ca72-4、胃泌素-17。

 

  消化道早癌常用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1.食管癌前病变及早癌的治疗

  (1)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和黏膜内癌:原则上应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MBM)或射频消融术(RFA)进行治疗。EMR或ESD后,病理报告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追加食管切除术:①病变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的上1/3;②有脉管浸润;③分化较差;④切缘1毫米内有病变累及。

  (2)黏膜下癌:原则上应施行食管切除术。

  2.贲门、胃癌前病变及早癌的治疗

  (1)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原则上应采用EMR或ESD。术后视黏膜切除标本基底切缘及侧切缘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根治手术。

  (2)黏膜内癌:临床处置方法与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高分化、中分化腺癌:可行EMR或ESD,术后视黏膜切除标本基底切缘及侧切缘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根治手术。黏膜内癌:如为印戒细胞癌或低分化腺癌者,则不适合行黏膜切除术等微创治疗,应行根治手术。

  (3)黏膜下癌:原则上需行外科根治手术。

  3.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癌的治疗

  在内镜下切除是主要的干预措施,较小的可以使用圈套器切除术、活检钳钳除术、EMR,对于一次性难以完全切除的病变,使用ESD等。

 

  消化道早癌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

 

  1.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1)改善饮食结构:少吃或不吃含亚硝酸盐过多的食物,如酸菜、泡菜、腌鱼、腌肉、熏肉等;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2)改变饮食习惯:少吃或不吃过于粗糙、坚硬或太烫的食物;多吃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的水果、蔬菜等。

  (3)改良生活方式: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限酒,适度饮酒可以保护胃免受Hp的侵害,对预防食管癌、胃癌有意义,但过量适得其反;不熬夜,熬夜一方面打乱生物节律,另一方面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易引发消化道癌。

  2.体检筛查和防癌知识的普及

  (1)定期健康体检:特别是有消化道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大便隐血试验和胃肠镜检查等,及时发现,以提高治愈率。

  (2)提前风险筛查:三代中发生过2例以上消化道癌的家庭为高风险家庭,家庭中40岁以上人员作为高风险人群,要高度警惕;筛查Hp,对于阳性者,及时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胃癌风险。

  (3)了解防癌知识:及时治疗癌前病变,如贲门痉挛、食管裂孔疝及食管贲门黏膜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等。出现早期症状及时检查治疗;消化道癌的治疗和预后依赖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

  3.锻炼减重和预防药物的使用

  (1)坚持体育锻炼:运动可有效减少消化道癌的发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加机体免疫效应。

  (2)保持健康体重:高血糖、肥胖是癌症的重要促进因素,可以加剧癌症的进展。保持健康体重、正常血糖水平可以有效预防消化道癌。

  (3)使用预防药物: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塞来昔布)可能对预防大肠癌有效,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大肠癌发生的风险;二甲双胍可能减少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