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但炎热未退,其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对人体来说,容易造成秋乏和秋燥。如何防治?应注意睡眠和饮食两个方面的养生。
一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在炎热的夏天,昼长夜短,很多人有晚睡晚起的习惯。处暑后天气变凉,应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要注意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对于老年人来说,除了做到早睡早起,还应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每天午睡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可消除疲劳,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为老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
二是饮食做到“燥则润之”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饮食要随季节而变化,以适应秋季养生之需。秋季应多吃味甘性平的食物,以增强脾胃功能。同时,多吃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容易出现口唇干燥,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百合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处暑过后,还应充分摄入维生素和水分。秋季空气湿度小,风力大,人体的汗液蒸发较快,皮肤易干燥,汗液中还要丢失一部分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因此,在处暑过后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摄入充足。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必要时每天服1~2片复合维生素B和50毫克维生素C。进补宜选用补而不腻的平补之品,以调节夏季脏腑功能的失调。食补可选择山药、莲子、百合、白扁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