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诊断价值 护航女性健康

2022-12-15    作者:符迪泉

体外诊断可影响约70%的医疗决策,帮助临床医生抓住诊疗时机,制定个体化解决方案。而女性学会以科学手段进行正确的预防、诊断、治疗,对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女性出现健康问题,往往和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生殖内分泌关系女性一生,从青春期、育龄期、绝经期到老年期。在“诊断的价值”活动中,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医学科副主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更年期与妇科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邹世恩博士以“‘妇泌魔法师’——关注女性生殖内分泌健康”为题介绍道:“甲状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功能亢进或减退,会表现在女性经期问题上。目前,甲状腺常见的检查指标包括甲状腺功能指标(TSHTT3FT3TT4FT4)以及甲状腺抗体指标(TPOAbTgAbTRAb),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对功能评估和病因诊断有重要作用。”

他指出,卵巢储备功能反映卵巢中的卵子储备情况,同时又可反映女性的生育能力,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卵巢是女性衰老较早的器官,卵巢功能衰竭,就会进入绝经期,造成一系列的症状,如焦虑、潮热、出汗等,对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通过检测激素六项、抗缪勒管激素(AMH)更早更准确地反映卵巢储备能力,对于预测卵巢功能状态有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张海燕博士就“为爱侦查,提高女性防癌意识”做主题分享。宫颈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但同时也是唯一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可通过早期筛查进行预防。她表示:“由于疫苗尚不能覆盖所有的HPV宫颈癌,建议21岁以上女性,有宫颈癌家族史、月经史、生育史、不洁性生活史等人群,无论是否接种HPV疫苗,都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筛查手段包括宫颈超薄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病毒测试(HPV)以及肿瘤标志物 SCCCEA

大多数癌症早期无明显症状,不少患者在确诊时就已处于晚期。比如高发于中老年的卵巢癌,70%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而且5年生存率不足40%,是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最低的。随着肿瘤标志物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肿瘤的早期发现、鉴别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复发转移等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因此,建议女性坚持定期体检,高风险人群进行肿瘤筛查。CA125是临床应用最早且最广泛的卵巢癌肿瘤标志物。但在一些良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以及卵巢良性肿瘤中往往出现升高,人附睾蛋白4HE4)是对CA125的有效补充。基于CA125HE4检测的卵巢癌风险预测值ROMA指数,对鉴别盆腔肿物的良恶性有帮助。

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也是全球第一大癌症,在老年期会迎来另一个发病高峰。张海燕博士指出:“自我检查并不能发现所有乳腺癌,因此建议35岁以上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疾病史、婚育史、月经史等人群还应该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检查、乳腺钼钯检查等,以及CA-153CA-125CEA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此外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乳腺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可帮助明确可接受靶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