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菜

2017-08-15   

莼菜,又有湖菜等别名,属睡莲科的一种水草,被列入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是珍贵的野生水生蔬菜 ,其应用价值集中于医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莼菜向有“水中碧螺春”之称,古时与鲈鱼、茭白并列为江南三大名菜。
莼菜最早见于《诗经》“薄采其茆”(见《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茆”,茆引孔颖达疏注:江南人谓之莼菜),而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称“诸菜之中,莼为第一”。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莼,又叫马蹄草,也叫水葵,生长在南方河泽中,叶形似马蹄,浮在水上,其茎紫色,柔软光滑可作羹”。清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就专门有一篇《莼》云:“陆之蕈,水之莼,皆清虚物也……和以蟹之黄,鱼之肋,名曰‘四美羹’。”
中医认为,莼菜性味甘、寒, 入脾、肺经,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痈疽肿毒,湿热黄疸,丹毒,泻痢,胃痛,多种癌症等;营养学分析表明,莼菜中含有一种酸性的多糖 ,这种多糖能强化机体的免疫系统 ,增强免疫能力,达到防治癌症的效果。
因此,莼菜不失为养生滋补佳品。莼菜粥:莼菜5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莼菜洗净备用。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莼菜及调味品等,煮至粥熟服食,每日1剂。可健脾利湿,适用于暑湿侵袭,食欲不振,纳差食少,肢软乏力,痈疽肿毒等。
莼菜羹:莼菜150克,冬笋、 水发香菇、榨菜丝、调味品各适量。将莼菜去杂物,洗净切段;冬笋、香菇、榨菜分别切丝;锅中放入鲜汤,烧沸加入冬笋丝、香菇丝、榨菜丝,同煮至沸,再加入莼菜,汤沸后加盐,出锅后淋上麻油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呕吐、高血压以及胃癌等病的辅助食疗。
莼菜鲫鱼羹:鲜鲫鱼2条,莼莱150克,调味品适量。鲫鱼洗净,莼菜去杂,洗净切小段;鱼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熟捞出,拆下鱼肉,鱼汤倒出待用;锅内放猪油烧热,下入葱、姜、蒜煸香,放入鱼肉、莼菜、酱油、白糖、精盐、鱼汤烧至入味,用湿淀粉勾芡,出锅装碗,淋入麻油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利水,养血通乳,适用于脾胃亏虚,消化不良,乳汁缺乏,纳差食少等。
□胡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