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相宜益养生
2025-07-29    作者:董阳光

  人的个性不同,有的喜欢热闹,有的喜爱清静。太热闹,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不适合老人的年龄;太清静,又显得单调枯燥。故而,动静不是绝对的,应是相互协调和谐的,动静应相宜。

  老上海人讲到居住地段,都会以闹中取静来形容,以比拟人在繁华喧嚣的环境中,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也可用来描述一种生活方式,即在忙碌和嘈杂的生活中寻找一片宁静的空间。笔者以为,居宅如此,养生也同样如此。养生不仅与保健相关,而且与生活态度也是相关联的。

  双休日,儿子一家来玩。两个孙子一进门,宁静的屋里顿时充满生机,床和沙发都成了小哥俩又蹦又跳的游乐场地,欢笑声与叫闹声持续不断。那么,如何化解这种“闹”呢?此时,我会从书橱里选几本好书,给他们看看,提高点阅读兴趣;也会教他们画画,提升点绘画技能。哈哈,“闹中取静”立竿见影。

  从广义来说,“静”并非只是一味地避免喧闹,而“动”也不是光指运动。

  这个“静”,是一种涵养。在公共场合,有时会遇到一些素质低下的人,一旦有冲突不必与之纠缠辩论,和不讲道理的人去论理,是白费口舌。这既破坏了心情,又损害了健康,更与养生态度格格不入。《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建议以“沉默”回敬对方的挑衅。这不是畏惧忍让,而是对此不屑一顾,用沉默面对,以防争论中血压升高,心脏病发作。

  这个“动”,是一种修养。我们进入电梯后,发现有残疾车过来,可用手指按动电钮等一下,这“动”情的一举,是助人为乐的善举,你的内心会涌动一种助人为乐的愉悦,有益养生。

  由此可见,动静相宜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快乐,同时,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压力,降低心率和血压,提高睡眠质量,对养生健康无疑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