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李先生和王先生退休后,经常相约一起到体育馆打乒乓球。王先生对李先生经常跑医院不以为然 ,认为他看起来身体很好,血糖和血压控制得也不错,没必要常跑医院。而且单位的体检他一次也没落下,对自己的健康过于关注了。李先生劝王先生跟他一起去体检,王先生表面不说,心里却想:你这是冲着免费才去体检的,小题大作,这点便宜我可不占。我吃得好,睡得香,能有啥病?
前不久,王先生吃晚饭时, 突然拿不住筷子,头晕站不起来,家人赶紧打120送他去医院。王先生被确诊为脑梗死且已经偏瘫,需住院治疗。
李先生去医院看望王先生,王先生后悔没有听老友的话。他说:“我太相信自己的感觉了,我以为能吃能喝有啥大碍,跟着感觉走没错。”
生活中,“跟着感觉走”延误病情的患者并不鲜见。而不少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之类的“老病号”,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有病赶紧治,并能够早期发现,根据医生的嘱咐“对症下药”,疾病得到及时控制治疗,生活与正常人无异。
生活中,不少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由于症状不明显或症状较轻,自认为能吃能喝能睡,啥事没有,病情因而延误,小病变大病后悔莫及。比如王先生,倘若参加单位的正常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隐患,早诊断、早治疗,也许不至于偏瘫住院。
不少住院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跟着感觉走,没有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治疗。慢性病患者切记,一定要按时检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才能防止小病变大病,健康长寿才有基础。跟着感觉走不靠谱,这是不少老年慢性病患者血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