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发病率非常高,几乎每个人都可能体验过耳鸣困扰。耳鸣表现为耳朵里嗡嗡响或有其他声音,常在睡不好觉、过度紧张或有压力时出现,其中部分为短暂性耳鸣,可能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就消失,若耳鸣持续超24小时、耳朵一直响且影响生活、出现相关症状,则称为耳鸣症。
实际上,耳鸣的产生根源在于大脑。当大脑中出现异常脑电波时,这些异常电波会对人们的听觉系统产生干扰,让耳朵“偷听”到了这个信号。大脑中存在的异常脑电波,会持续不断地刺激听觉系统,让听觉系统的功能下降,进而导致听力逐步下降。
听力的下降情况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感觉听力大幅下降,这时往往会立刻前往医院就诊;而有些人的听力则是缓慢下降,又或者比正常器官衰老所导致的听力下降速度更快。因此,一旦发现耳鸣持续24小时以上且没有自行消失的迹象,强烈建议大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因为耳鸣的成因复杂多样,除了脑电波异常这一因素外,还可能存在其他潜在原因,例如颅内肿瘤、神经肿瘤等病变,它们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刺激,进而引发异常脑电波,最终导致耳鸣症状的出现。及时就医检查,才能尽早明确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通常情况下,患者就医时,医生会开具药物进行治疗。但药物发挥作用,需先进入血液循环,再抵达大脑。可大脑存在一个名为“血脑屏障”的特殊结构,它就像一道严密的防线,许多药物会被其阻挡在外,难以顺利进入大脑。这就导致药物难以精准抵达异常脑电波所在之处,发挥应有的治疗效果。
多年来,随着对耳鸣认知的不断深入和研究的持续推进,发现耳鸣的本质在于脑电波出现异常。基于这一发现,探索出两种可能有效的治疗思路。
其一,是干扰或阻断异常脑电波对神经的影响。即便异常脑电波依旧存在于大脑中,只要能阻断它对神经的干扰,让人无法感知到这种异常信号,耳鸣带来的声音就会消失。
其二,则是直接去除这些异常脑电波。在临床中发现一些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比如让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当患者睡好觉后,耳鸣症状往往会有所减轻。这是因为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调节大脑状态,减少异常脑电波的产生。
目前,在众多耳鸣治疗方法中,声治疗被证明是比较有效的。它巧妙借助了人体一个精妙绝伦的器官——耳蜗。耳蜗具备一项神奇功能,它能把声音的能量传递至大脑。通过外部声学设备编辑特殊声学音频,利用内耳将声波的机械能转化为生物电信号,精准找到耳鸣信号发生区域进行干扰或者消除耳鸣信号。
声治疗是依据耳鸣的发病机制专门制定的治疗方法。其实,声治疗并非现代才有的新兴技术,在古代就已有相关记载。《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音疗法”,即“宫、商、角、徵、羽”五种音阶,便是用声音治病的典型例子。
声音能治病的原理在于它蕴含能量。这就好比药物依靠化学能,通过口腔和消化道被人体吸收,进而作用于全身发挥治病功效;声音同样能被人体吸收,通过听觉系统和大脑传递至病变部位,干扰耳鸣信号,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系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周一、三下午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