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忧参半踢毽子

2025-07-08    作者:枫 桥

  小时候白相的踢毽子游戏,成为当下老年人的健身活动,有的公园里可见男女老幼围成一圈踢毽子,六人一组或八人一组称为围踢。还能玩出花样踢,就是转身和跳跃踢,毽子像一朵花似的,在空中飞来飞去,颇吸引眼球。

  人老腿先衰。踢毽子的好处之一是练腿,原来僵硬的老骨头变得灵活和有韧劲,走路轻松多了。仅过了半年多时间,我下肢的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增强了,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也改善了,眼、脑、腿及全身协同配合功能更好,动态平衡能力明显提升,还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过去爱打乒乓的我,带着怀旧情结踢毽子,感受新的健身方式,参与热情不衰。只要不下雨不刮大风,便到口袋公园踢一场毽子。脚内侧盘踢、脚外侧拐踢、膝盖磕踢、脚尖绷踢都学会了,背后钩踢最美,但动作最难。为了避免摔跤,我知难而退不学钩踢。

  这也是吸取别的毽子群老人活动中摔倒,导致小腿骨裂或骨折的教训。我分析原因,概括起来存在“四性”问题:一是预热性欠缺,有人没经过热身就踢毽子;二是合适性缺乏,有人患骨质疏松症,或穿鞋不符合防滑要求;三是选择性错位,塑胶软地被他人占用,就在水泥地上开展活动,雨后地面未干透也在踢毽子;四是追求性不当,爱做高难动作,显示个人技艺,因博得喝彩而沾沾自喜。其实老年人健身最重要的是安全性,既是前提,也是基础,更是持久健身的保障。

  毽球运动已走进全国和世界性的竞赛中。老年人踢毽子只为健康,不为比赛。正确的理念决定正确的健身。所以踢毽子活动中高难动作尽量少做,甚至不做,也不必为救毽子而奋不顾身。“放弃”也是乐趣。我的队友老张见对方踢偏了毽子,从不用脚回踢,而是伸手一挡,让毽子弹飞回去,虽然犯规,又有何妨?我哈哈一笑,点了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