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拖延不治,当心引发并发症

2025-04-24    作者:喻文龙

  73岁的李奶奶双眼患白内障多年,因恐惧手术,平时只好在家里摸着墙壁、家具等行走,日常生活多有不便。她一直不肯手术的理由是“听说要等白内障成熟了才能做手术”。3月初,老人开始看不见东西,同时伴有眼痛、头痛、恶心和呕吐,晚上睡觉也痛得坐卧不安。李奶奶实在忍受不了,家属只好搀扶着她来到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中心就诊,被诊断为白内障膨胀诱发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急需手术治疗。

  “当时李奶奶的角膜完全水肿,眼压高达70多mmHg,前房因白内障膨胀几乎消失,已经不适合做白内障手术,只能先做青光眼手术。”陈吉利主任主刀为李奶奶做了复杂的四级前节玻璃体切除联合青光眼手术,这才缓解了她的痛苦,但眼睛还是看不见,需要一个月后再做白内障手术才能恢复视力。一个月后,李奶奶如约而至,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仅用了十几分钟。“现在,李奶奶的视力终于恢复到0.5,还把青光眼发作的诱因也排除掉了。”

  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最佳方案。然而,在日常诊疗过程中,陈吉利遇到过许多像李奶奶这样的患者,存在“白内障要等成熟再做手术”等误区。过去,由于手术技术的局限性,医生确实需要等待白内障“成熟”后才能进行手术。但如今,随着高清手术显微镜的普及,这种观点早已过时。

  为什么不能等白内障“熟透”?陈吉利解释说,如果等到白内障“熟透”,晶状体过硬,反而会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而且,等待白内障成熟的过程,患者会经历漫长的低视力阶段,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也增加了摔倒等风险。更重要的是,白内障如果一直不治疗,可能会像李奶奶这样引发其他并发症,比如白内障膨胀引发青光眼,白内障溶解引发葡萄膜炎等,这些并发症对眼睛的伤害更大。

  只要白内障开始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例如看书、看电视、做饭、出行等活动时,且没有其他禁忌症,建议尽早手术。不少老年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身体弱,手术风险高,没必要折腾。但实际上,白内障手术对年龄并没有明确的限制,即使是高龄老人甚至百岁老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都可以接受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