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消融技术是在现代影像技术(如超声、CT、MRI等)引导下,应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作用于局灶性实体肿瘤(单个或多个),直接根除或毁坏肿瘤组织的一种精准、微创的介入诊疗技术,包括化学消融术和能量消融术。近年来,肿瘤局部消融治疗在肝癌等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消融治疗包括:射频消融、高强度聚焦超声、冷冻消融、微波消融等,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特点。不同的消融方式原理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的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消融方式。
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是肝癌微创治疗常用消融方式,其优点是操作方便、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消融范围可控性好,特别适用于高龄、合并其他疾病、严重肝硬化、肿瘤位于肝脏深部或中央型肝癌的患者。
对于能够手术的早期肝癌患者,射频消融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类似或略低于手术切除,但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较短。
有研究表明,直径≤3厘米的单发小肝癌患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4%,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41.8%。
不过,虽然效果喜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肿瘤直径越大,周边传导的热量越少,肿瘤组织完全坏死率就越低;加热肿瘤组织时,组织气化、脱水和炭化可逐渐增加阻抗,降低电流所产生的温度,影响效果。另外,危险部位可能存在操作风险,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微波消融
微波消融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其原理类似于射频消融,只不过射频应用的是电流转化为热能,而微波则是在微波电场下,使组织中的水分子、蛋白质分子等激烈振动,将动能转化为热能。最终都是使组织温度升高,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
微波消融特点是消融效率高、所需消融时间短、能降低射频消融所存在的“热沉效应”。利用温度监控系统有助于调控功率等参数,确定有效热场范围,保护热场周边组织避免热损伤,提高微波消融安全性。
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在局部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生存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来选择。
冷冻消融
冷冻消融主要通过冷冻破坏、升温破坏、微血管破坏和免疫调控机制达到治疗目的。临床通常应用多个冷热周期治疗。按照破坏性效应还可以分为即刻损伤和延迟性损伤。
冷冻消融的优势非常明显,在治疗方面,可以通过放置更多的冷冻探针对肿瘤进行最佳覆盖。不同的冷冻探针还可形成不同体积、不同形态的冰球,可以非常好地根据肿瘤形状进行消融。另外,冷冻具有低温麻醉的特性,缓解了患者手术期间和术后的疼痛感。
高强度聚焦超声
这种消融方法是将超声波自体外聚焦于体内病灶区,利用超声波具有方向性、组织穿透性和可聚焦性的特性,对病灶区产生高能密度,破坏肿瘤营养血管,利用热效应使组织发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
尽管各种消融方式都有利有弊,但是随着研究和技术的发展,治疗方案、消融程序的制定都在日趋个性化,并且尽量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微创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周一、四上午浦东院区,周二下午徐汇院区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