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阿姨因一颗蛀牙引发牙神经剧烈疼痛,夜不能寐。医生诊断后告知需进行根管治疗。其实,根管治疗也是心理疗愈的过程。这次治疗拯救了赵阿姨的牙齿,更让她重拾了年轻时的明媚笑容。
据相关统计显示,大约有8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牙科焦虑,他们因恐惧而逃避牙科治疗,尤其是当牙痛难忍,面临根管治疗时,更是紧张得不知所措。
牙齿外部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坚硬无比,而内部的牙髓则相对脆弱,掌管着牙齿的痛觉,并通过血管和神经为牙齿提供营养。一旦牙髓发生炎症,根管内的压力会迅速增加,让人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此时,想通过药物等手段消除炎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为了减轻患者的症状,同时清理病变牙髓,防止感染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拔除牙髓神经,进行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常用的手段。它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消毒,再充填根管,从而控制感染,缓解疼痛,修复缺损,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或促进病变的愈合。这一治疗方法不仅避免了拔牙,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自然牙,制止了牙疼。
一般有以下3种情况,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1. 蛀牙坏到牙齿内部:当蛀牙侵蚀到牙齿内部,牙髓受到细菌感染,引起急性或慢性牙髓炎,导致牙痛时,就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2. 牙髓坏死:牙髓由于长期受到刺激或其他原因而坏死,导致牙齿变色发暗,这时也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3. 外伤导致牙痛:意外磕碰或外伤导致牙冠折断,引起牙神经暴露,同样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一般就诊1~5次。根据牙神经所受感染坏死程度的不同,有些患者可能还要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多次拍摄X光片,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国际口腔科学杂志》曾刊发了一篇来自中国牙科专家的文章,介绍了DGT(数字化根管治疗)在改变牙髓治疗方面的潜力。这种创新方法有望提高治疗的精度、效率和微创性,为牙科疾病的精准诊疗树立新标准。
(作者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