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背后的食管裂孔疝

2024-10-17    作者:柳 楠

  75岁的李先生最近有个烦恼,经常会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睡觉时更明显,常常半夜因烧心而醒来,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他只好到医院就诊。医生让李先生做个胃镜,发现有反流性食管炎,确诊了胃食管反流病。经过戒烟戒酒、改善生活习惯,加上规律的口服抑制胃酸药物治疗后,李先生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半年后复查胃镜反流性食管炎也有了明显好转。

  65岁的刘女士是呼吸内科的“常客”,有十多年的慢性咳嗽病史,为此她辗转多家医院就诊,但治疗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偶然在一次胃镜检查中发现,刘女士患有重度的反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裂孔疝。医生告诉她得的是胃食管反流病,并且慢性咳嗽也可能是由于反流的胃液刺激呼吸道引起的,刘女士大呼想不到。但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好,医生告诉她原因应该是她合并食管裂孔疝,裂孔疝使得胃的入口处松了,胃收缩时就会把胃液反推到食管。需要通过手术修补食管裂孔疝,再加上胃底折叠重建胃食管结合部的压力。刘女士接受了腹腔镜微创手术,不久复查反酸基本没了,困扰她多年的慢性咳嗽也好了。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向上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疾病。由于胃液是酸性的,而食管并不耐酸,在胃液反复刺激下会出现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长期甚至会引发食管癌。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感。但由于食管连通了口腔咽喉与胃,咽喉又与呼吸道、鼻腔、耳道等相连,食管周围也有心脏、大血管等结构,所以胃食管反流病也常表现为“食管外”症状,容易被误诊成其他疾病,比如咳嗽、哮喘、慢性咽炎、慢性鼻炎、中耳炎、冠心病、心绞痛等。

  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有不少,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病因是食管裂孔疝。食管从胸腔穿过膈肌后连接到胃,膈肌上通过食管的孔隙就叫食管裂孔。由于先天发育、后天肥胖、年龄增长、腹压增加等因素,食管裂孔有可能会增大,导致胃、肠等腹腔脏器通过变大的食管裂孔跑到胸腔里,这样的疾病就叫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除了导致反流,还会出现疝带来的压迫以及消化道症状。

  由于药物无法治疗食管裂孔疝,疝比较大的、抑酸药效果不好的患者只能通过手术来治疗。当然,大部分的胃食管反流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解决。首先是调整生活习惯:戒烟酒、不暴饮暴食、不饱腹平卧;其次是药物治疗,包括抑酸药和促胃动力药,疗程4—8周。但胃食管反流病有较高的反复发作概率,有时需长期持续或者间歇药物治疗。如果效果不佳、胃镜提示食管炎较重、有恶变概率的还是要及时手术。

  (作者单位:上海市东方医院疝与腹壁专科,周二下午、周三上午疝与腹壁专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