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的主要穴位及功效

2024-07-12    作者:周 璇 瞿丹倩 杨 学

  “三伏贴”的最佳贴敷时机为夏季的三伏天,即初伏、中伏、末伏期间。今年的初伏:7月15日—7月24日,共10天;中伏:7月25日—8月13日,共20天;末伏:8月14日—8月23日,共10天。最佳的贴敷时间为每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之前,因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主要穴位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辩证取穴。

  1.肺俞穴: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2.天突穴: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治疗咳嗽、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病症。

  3.膻中穴: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通畅上焦气机,具有疏通经络和理气散瘀的功效,可缓解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对治疗女性乳腺炎也有一定帮助。

  4.膏肓俞: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左右两侧对称位置各有一个,防治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

  5.大椎穴: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能清热、解表、镇痉、安神、通阳理气等。

  6.脾俞穴: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之功效。

  7.肾俞穴: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温补肾阳,适用于肾虚腰痛、遗精等。

  8.足三里穴: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能健脾和胃、扶正培元。

  9.其他常用穴位:根据不同疾病和需要,还可能使用其他穴位,如肺俞穴、风池穴、犊鼻穴等。

  穴位功效

  每个穴位都有其独特的功效,通过“三伏贴”可以刺激穴位,达到以下目的。

  1. 温阳散寒:通过药物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温通经络,驱散体内寒气。

  2. 通经活络:缓解肌肉紧张,疏通经络,改善局部疼痛。

  3. 祛湿排毒:促进体内湿气排出,有助于改善水肿、痰湿等症状。

  “三伏贴”可与艾灸、中药汤剂相结合,内服、外治双管齐下,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中医科,周璇、瞿丹倩为主治医师,杨学为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