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戒烟多采用心理和行为干预疗法、药物疗法等,前者疗效欠佳,后者效果明显,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的安全隐患,不适于长期使用。中医戒烟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后期,其运用最早以中药治疗为主,随着研究深入,针灸戒烟被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反馈良好。
针灸戒烟是指通过多种中医外治手段刺激穴位,以帮助吸烟者戒烟及预防复吸的一类方法。诸多研究均表明,针灸戒烟能明显提高戒烟成功率,且具有一定的长期疗效。针灸戒烟能针对性地减轻或消除戒烟者的各种不同戒断反应,使其平稳度过戒烟期。它也可以改变吸烟者的口腔味觉以减少吸烟,或调节神经系统降低及消除对尼古丁的依赖。
针灸戒烟临床多以刺激耳穴和体穴为主,耳与经络关系密切,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也联系紧密。
以耳穴为主的戒烟疗法
选穴:神门、皮质下、心、交感、肺、口、气管、咽喉等。
方义:神门穴具有止痛镇静之效,可调节吸烟者脑内啡肽的含量,减少机体对尼古丁的依赖。皮质下穴镇静安神效佳,可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抑制大脑皮层的异常兴奋。心穴具有益心安神之效,可抑制吸烟者的吸烟渴求。交感穴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肺穴、口穴为治疗戒断综合征的效穴。气管、咽喉穴可宣肃肺气、止咳化痰。
耳穴毫针法:严格消毒耳穴部位皮肤,以短毫针针刺耳穴,针刺深度因人而异,一般为0.1—0.3厘米,以不穿透对侧皮肤为度,行小幅度捻转手法以平补平泻,留针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耳穴埋针法:严格消毒耳穴部位皮肤,以揿针刺入耳穴,每日按压3—5次,每次按压1—3分钟,烟瘾发作时随时按压。两耳交替治疗,必要时可双耳同时治疗。揿针留置1—3天更换。
耳穴压丸法:严格消毒耳穴部位皮肤,使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等丸状物贴敷于耳穴处,每日按压3—5次,每次按压1—3分钟,以产生可耐受的肿痛感为宜,烟瘾发作时随时按压。两耳交替治疗,必要时可同时治疗。耳压丸2—4天更换一次。
以体穴为主的戒烟疗法
选穴:百会、神门、内关、尺泽、戒烟穴、列缺、合谷、丰隆、足三里、照海等。
方义:百会穴属督脉,为诸阳之会,可健脑益神、清利头目;神门为手少阴经原穴,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两穴配合可宁心安神除烦;戒烟穴为戒烟的经验效穴;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可疏调气血、清除肺热;尺泽为手太阴经合穴,丰隆为足阳明经络穴,两穴相配可宣肺理气化痰;列缺、照海均为八脉交会穴,分别通于任脉、阴跷脉,配合通于阴维脉之内关穴,可养阴润肺利咽;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有益气补虚、强身健体之效。
临床上,毫针法、揿针法、电针法、穴位贴敷法、穴位埋线法、穴位电离子透入法等针灸方法都对患者戒烟有所帮助。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针灸戒烟安全简便,治疗费用也相对低廉,但受吸烟者的烟龄、吸烟量的影响,针灸戒烟的疗效也各有差异。若治疗半月患者仍未有所改善(如戒断反应减轻、吸烟量减少等),建议患者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或选择其他疗法。
需要指出的是,在戒烟的漫漫长路上,不仅要抵抗住烟草依赖对自身戒烟决心和毅力的打击,还要抵抗住周边吸烟环境的诱惑。学会对递烟说不,也是戒烟成功路上不可忽视的一步。另外,预防复吸也不容忽视。治疗终究只能是一种临时、短期的帮助,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获得理想的长期疗效。规律作息和适量锻炼可以改善机体各项机能,缓解戒断症状,帮助戒烟成功。吸烟者体液多偏酸,多食高维C蔬果,少食肥甘厚味,使体液呈碱性,戒烟效果更好,也有助于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平时积极乐观处事待人,学会控制自身情绪,及时疏解负面情绪,保持身心愉悦,可有效防止复吸。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